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旦明斯克陷落,不仅北边的波罗的海三国会被德国占领,南边重要的产粮地乌克兰也会有危险。

为了防守这片地区,俄国在这里驻扎了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在北边的里加还有两个集团军。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足足四个集团军来防守德国的进攻,就算不能将防线守得固若金汤,至少也不会面临巨大的失败。

可现实的结果是,俄国军队对德国军队的突然袭击根本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

这也导致俄国军队仓促反击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战场的劣势。

俄国军队的反应迟钝并不只表现在大集团军的指挥上,同样也表现在各个军和各个师的局部应对上。

再加上后勤缺失的问题,导致俄国很多军队根本没能来得及反击,就随着大部队的溃败而溃逃。

这些因为过早溃逃而保留大部分兵力的军队,他们实际上是幸运的。因为有的不幸的军队,因为侧翼的战友逃跑速度太快的原因,导致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德国军队包围。

虽然也有少部分幸运的军队成功在德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围,但大部分俄国军队被德国军队包围之后,也只能在德国军队的围攻之下被迫投降。

俄国战场上表现比较优秀的,当属西伯利亚第三军。这支军队在德国军队的进攻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甚至一度击退了德国军队的进攻。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弹药补给的情况下,西伯利亚第三军顽强抵抗了长达数天的时间,最终也只能被迫跟随友军撤离。

好消息是,因为西伯利亚第三军的顽强抵抗,德国第十集团军对俄国第十集团军的侧翼包围战略最终失败。

俄国第十集团军总司令西尔维斯凭藉着西伯利亚第三军对德国军队的顽强抗击,最终幸运地从德国快要合拢的包围圈中逃出。

顺带着,俄国第十集团军的大部分高层军官也都逃了出来。

但因为整个集团军的各个军太过分散的原因,除了比较靠近集团军总部的一个军成功撤离之外,剩下的三个军的兵力都陷入了德国军队的包围圈。

一个集团军高达35万人的兵力,最终成功撤离的不足10万人,有接近25万人被德国军队直接包围,这些士兵的下场可想而知。

眼见包围了大量的俄国军队,德国军队这边也是见好就收,先集中火力优先进攻被包围的俄国军队。

此时的俄国军队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们尝试过对德国军队进行反抗,可面对逐步缩小的包围圈,他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原本就缺少后勤,在陷入被包围的局面之后,更是无法得到任何一丁点后勤补给。

子弹眼看着是越打越少,有的部队甚至已经完全没有子弹,只能和德国军队拼刺刀。

可德国人也不傻。就算这些俄国士兵想要拼刺刀,德国军队也绝对不会回应。

毕竟用子弹就能打死敌人,为什幺还要冒着风险去和敌人拼刺刀呢?

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年代,只要在战场上受伤,死亡的风险是极大的。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伤口感染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足以让人生不如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