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历史上英德双方的坦克造价就能看出。历史上英国比较出名的Mark VI重型坦克造价在5000英镑左右,而德国的同级别重型坦克的造价已经高达1.5万英镑甚至更高。
因为西班牙刚刚动用的坦克发挥了极大作用,霞飞迫不及待地争取了法国政府的同意,要到了一笔军费预算,随后将这笔军费全部用来订购坦克。
法国政府一下子向西班牙订购了120辆侦察型坦克和240辆主战坦克,订单总金额高达7800万比塞塔,也就是战争前的7800万法郎。
要是换算成现在的法郎,已经接近3亿,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法郎的贬值有多幺夸张,更别提贬值更严重的卢布了。
为了展现出作为盟友的诚意,西班牙不仅赠送了总计360辆坦克的备弹,还承诺会在法国后方建立一座坦克维修厂,派遣专家帮助法国进行坦克维修。
不管是第一代坦克还是第二代坦克,总体上都处于坦克的初步阶段。
这个时期的坦克总是要面临趴窝的问题的,而且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趴窝问题。
哪怕西班牙的第二代坦克相较于第一代坦克趴窝率已经降低了很多,但也有接近四成的趴窝率。
从西班牙派出的坦克部队汇报的最终战果也能看出,坦克趴窝是目前坦克最大的缺陷。
西班牙一共派出了120辆坦克参与战斗,有36辆坦克被敌人摧毁。其中有十七辆坦克因为趴窝无法动弹,最终变成了活靶子被敌人摧毁。
只有19辆坦克是在正面战斗中被摧毁的,但这些坦克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这些损失也是完全值得的。
在坦克的掩护之下,西班牙军队的伤亡大幅度降低。在没有出动坦克的时候,西班牙军队每天的伤亡高达上万人,部分时候甚至高达数万人。
而在有了坦克的掩护之后,西班牙军队不仅有效推进了前线,伤亡反而比平常更低。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坦克的作用到底有多幺强大。考虑到一辆坦克的成本也不高,摧毁几十辆坦克的成本,还不如建造一艘数千吨的巡洋舰的成本高。
除了36辆坦克的直接损失之外,另外还有17辆坦克因为出现故障无法行动。好在西班牙派出了超过300辆坦克,仍然拥有足够的坦克可以发动第二次进攻。
因为法国总参谋长霞飞一直关注着西班牙军队的进展,这也让法国政府更早地和西班牙签订了坦克的采购协议。
当义大利政府得知西班牙方面的战报的时候,西班牙和法国的坦克采购协议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虽然西班牙没有拒绝义大利的坦克采购要求,但坦克交付给义大利的时间,肯定是要比法国更晚一些的。
虽然义大利政府只是从战报上关注到了坦克的作用,但从坦克能够帮助军队快速推进前线这一点,就足以让义大利在坦克方面花费极多的资金。
而且义大利也不是为了帮助法国,单纯只是为了用在北部边境和奥匈帝国的战斗当中。
义大利动员了上百万军队对奥匈帝国发动了进攻,可如今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