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简单,目前的美国和德国是唯二能在工业和经济方面超过英国的国家。
也幸亏英国还拥有印度殖民地,要不然,光靠本土的话,德国和美国早就甩英国几条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对美国进行防备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政府绝对也不想看到,曾经只是自己殖民地的美国会有一天爬到自己的头上。
虽然西班牙和英国在防备美国方面具有相当的默契,但这并不代表卡洛在针对英国的时候就会留情。
甚至相反,卡洛暗中针对英国的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多。
随着法国更换了总参谋长的人选,时间也来到了1914年的11月。
此时距离世界大战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两年半的时间,哪怕是中途参与战争的西班牙和英国,也已经先后向战场派送了上百万的军队。
根据西班牙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消息,英国在本土完成动员并且训练出的数十万军队即将派往西线战场,这也代表着目前英国本土的防御力量是比较空虚的。
西线战场的惨烈程度让人震惊,英国政府在本土不断动员军队的同时,也在各殖民地不断动员组建由土着组成的殖民地军队。
在英国的各大殖民地当中,人口最多的当然是印度了。众所周知,英国殖民者一直是不把印度人当人看的。
印度拥有这幺多的人口,在英国人看来,这可就是天然的数百万的炮灰。将这些炮灰全部运输到战场,哪怕是10:1的战损比,也至少能让协约国产生数十万的伤亡。
这在英国看来就是赚的,毕竟这些印度人对英国来说没有丝毫用处,人太多了只会对英国的殖民地造成不必要的威胁和麻烦。
于是乎,英国在印度殖民地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动员,目前已经先后向中东地区和欧洲派遣了数十万的殖民地军队,并且还在不断的动员当中。
相较于英国政府在本土的动员,殖民地政府在印度境内的动员就显得粗暴许多了。甚至殖民政府压根就没有设立征兵处,完全是在用抓捕的形式,为前线输送大量的炮灰。
殖民政府可不会考虑印度人的意愿。反正殖民政府的任务是向前线输送足够的人数,至于这些人到了战场还能不能回来,那就不是殖民政府该考虑的事情了。
殖民政府如此残暴的动员行为,引起了印度国内一片又一片的哀嚎和强烈反对。
其中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党派不得不提,那就是由印度著名的民族领袖甘地所率领的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
说起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这位经常被视作民族英雄的人物,他的故事实际上也是相当精彩的。
当然,他的故事有多幺荒唐对西班牙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甘地在印度当地巨大的声望,能够给卡洛和西班牙的计划带来莫大的助力。
要说一战前后印度对英国的反抗,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