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改型换面过的秦铭。
这座位于三水交汇之地的坊市,规模不大,有种隐于山水之间的感觉。
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
坊市内部人潮如织,各种贩夫走卒叫卖声络绎不绝。
秦铭是以散修的身份进入,还缴纳了几块灵石。
发现此地其实是一处凡人世俗与低阶修士共居之处,只不过修士的身份,还是对凡人有所隐瞒伪装。
而这座渡尘坞当中,那些叫卖最多的乃是香烛、纸钱、以及所谓的仙人开光法器,秦铭只是粗略看了一眼,绝大部分都是十有九假。
茶楼酒肆当中,时不时传来一声满堂喝彩之声,里面的说书先生所讲,大部分都是‘神僧除妖’,‘菩萨显灵’,‘羽化登仙’之类的故事。
其中有不少凡人,专门不远万里来此撞仙缘,沾仙气.
故而前来烧香拜佛,磕头求签的信众更是多如牛毛。
渡尘坞坊市西街设立金莲寺分坛,沙弥扫阶迎客,禅香袅袅。
东街设寒山观丹堂,内有道士悬壶济世,常年丹火不灭,实则暗中收购灵材。
秦铭只是略沿街逛了小半日,就掌握了此地的情况。
金莲寺和寒山观,乃是修为最高不过元婴期的小门派,如今根本入不得他的眼。
秦铭当即迈步走入了此地的执事堂,不过凡人根本进不到此地,只有一定的修为才可以进入。
渡尘坞由佛道两派共治管理,表面上挺和睦的,实则为了争抢信众香火,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在集会上演哪家的符水更灵的戏码。
今日在此轮值的执事堂修士,乃是一名寒山观的中年道人,筑基期修为。
他见到秦铭只是位练气中期的散修,长相又极为普通,就没有把他太当回事,不冷不热此问道:
“这位道友是第一次来渡尘坞吧?是需要办理久居还是其他的事项?”
“准备久居,晚辈久闻渡尘坞慕名而来,今后想要在此地做点小生意,经营一间杂货铺子。”秦铭将来时的腹稿说出。
对面那位轮值执事闻言,重新抬起头打量了秦铭两眼道:
“哦?久居么?你要居住多少年?”
“晚辈想租一甲子。”秦铭回道。
那名执事这时才露出了郑重之色,“在此下姓刘,道友该如何称呼?可是哪个门派的弟子外出历练?”
他有如此一问,乃是此地租金不菲,能够一下子租这么多年商铺的修士,平日里可不少见。
要么是背景跟脚深厚的子弟,要么就是自身有底蕴的修士。
不管那一条,都值得刘执事重新重视起来。
“厉某一介浮萍散修而已,早年间耕耘于田野之间,有一些积蓄,想来此地碰碰运气。”秦铭回道。
刘姓中年道人听到此话也没有太大反应,笑吟吟地对着秦铭说道:“东街刚好有一件空出的铺子,位置比较偏,人流稀少,但带一个院子,条件应该满足得了厉道友。”
他将利弊说罢,又把一枚留影玉简递给了秦铭。
秦铭只是很快扫了一遍,就当即决定了下来:“行,那就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