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既坐,璇玑环原本明灭不定光圈,霎时变得稳定起来。
李凡对于神之影的感悟,竟真的如泉水般丝丝浮现在他们心间。
哪怕对于圣者,这种程度的感悟也是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但是他们此刻却是无暇顾及,只是专心铸造稳固玄机环。
并无风波。
不知过去多久,一道新的、独立于三圣之外的璇玑环,诞生在虚界中。
而场中守丘跟道德,神情在这期间也是接连剧变。
「原来如此、竟是如此!」
「凡道友此番还真之后所得造化,还远在我想像之上。」
「果然唯有持真假之变者,才能真正明白其造化伟力。谁能想到,仅仅是一次回溯、就能从寻常圣者,一跃而成能跟三圣比肩呢?」守丘轻叹一声。
「三圣修行无数载,方才有今日神通。而道友只需五百年轮回……这其中差距,实在令人动容。」
李凡笑着回应:「守丘相助,也是功不可没。否则我又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明悟山海之影?」
相较于已经有过一次合作的守丘公,道德就明显变得有些郁闷了。
「凡道友前番可是仗着轮回之利,几度戏耍于我。」
「可我度你成圣,也是不辨之事实。」李凡不以为意道。
「哎……」道德竟无言以对。
守丘笑着说道:「若被这样戏耍一番,就能证道圣者。我想山海间愿意者,不计其数。」
道德也不得不承认守丘此言乃是不折不扣的实话。
前尘种种,在谈笑间皆一笔勾销。
接下来,便是同心同德、三位一体!
「所以,凡道友计划真的是救三圣?」得知李凡内心想法的守丘有些意外。
李凡微微点头:「此番我尽观山海变化纲要,虽于总体,尽览山海变易。但细微处,仍差太多。故而只得山海之影,难得山海之神。」
「于是我打算借三圣变量,细览此段山海之变化。」
李凡指着前方,傲然说道。
「得一,便能得其全。若能有所明悟,便可反推整段山海。况且……」
「吾等可隐于暗处,尽窥三圣一切手段。性命危机之下,他们定然再无所隐藏。或许能知晓他们其中底牌。」
……
李凡阐述了他行此举的原因。
守丘在思忖后,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为何不尝试,反诛三圣?」
「若能将连山、归海、太易大道,吸入大道归真殿堂之中,或可一举定鼎、省却无数麻烦事。」
道德感应了一番,微微眯眼,替李凡说道:「凡道友是在怕。」
「不仅仅是三圣莫测神通。更是因为……」
「太易圣者另说,连山、归海这两位,颇有些难以揣测。」
李凡接着缓缓开口:「这也是我此番观山海变化纲要才隐隐察觉到的。所谓连山、归海,山海间并无此种道途。二者乃是因连山、归海而成圣,而并非以连山、归海证圣。」
「何以连山?凭何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