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速平稳,引经据典,一番话说得墨剑尘与兰石先生同时愣住。
《大虞药典》是最基础的丹经,是所有丹师的入门读物,上面也确实有这幺一句。
不等二人反应,沈天继续道:「其二,关于『三转凝露」。《药王谷基础丹诀》附录七明确记载:「三转者,非次数之转,乃指采集寅、卯、辰三时,分别得自三种不同阴性灵木叶尖之露,三露性质有微妙差异,混合后经特殊手法震荡融合,其性自转,方称三转。』」
他又步走到他们面前,指着桌上的那张丹方:「上面三眼灵蟾唾液虽可替代,却需「冰心莲籽」中和燥性,我估计你们的莲籽没有去芯吧?《药王谷百草真解》里说过一莲芯性寒涩,非但中和不了燥性,反而会让凝露带苦,影响药效,这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墨剑尘原本还想反驳,但他张开嘴后却说不出一个字。
眼神开始惊疑不定,陷入深思。
沈天所言虽基于最基础的丹经药典,却直指问题核心,角度刁钻却又合情合理,让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钻了牛角尖。
他又下意识的擡起头,与对面的兰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羞惭一一他们争论三天未果的难题,竟被一个年轻后辈用基础理论点破?
沈天又继续道:「还有君臣佐使的调和,千年地心乳至阴,赤阳果至阳,并非相克,而是你们没按『五行相生』之法配伍。《大虞丹典初编》卷五『君臣佐使」篇说「阴者需土生,阳者需木助」,若以金纹土茯苓为引,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阴阳自会调和,哪里需要用雷击木心粉冒险?」
他指了指『雷击木心粉」那处:「至于用雷击木心粉替代先天之气,更是下策。《药王谷百草真解》中「引气篇』有云,「先天之气难寻,可借温玉髓缓慢引动」,温玉髓性子温润,能慢慢激发丹材自身的中和之气,比雷击木心粉稳妥百倍。」
墨剑尘老脸有些挂不住,又放不下面子承认,强自争辩:「哼!就算-就算你前面说的有几分道理,那『君臣佐使」又该如何解释?千年地心乳至阴,赤阳果至阳,阴阳相克,如何调和?经文只含糊说『以灵犀一指,引中和之气』,这『灵犀一指』究竟是何种法门?用何物引气?你若能解此惑,老夫便服你!」
沈天神色自若,状似淡然:「此问更易,《大虞药典·君臣篇》有云:「阴阳相冲,和为贵。然和之道,非必取中,亦可引子。』所谓『灵犀一指』,绝非什幺高深莫测的秘法,而是指炼丹师需以自身灵念,高度凝聚于指尖,于此一指点出之瞬间,精准刺破赤阳果外壳,将其内一丝·阳髓』先行引出。
此『阳髓』性虽至阳,却温和醇正,再以之为引,缓缓滴入地心乳中,阳髓为『子」,先行与部分地心乳中和,化生一丝平和之气,此气便是『中和之气』,再以此气为桥,引导剩余阴阳药力缓缓相融。此法关键在于时机与灵念掌控,根本无需外物,更非蛮力中和。」
他心里其实是恨不得用铁尺敲这老头的脑袋,怎幺就能问出这幺愚蠢的问题?
墨剑尘闻言,瞳孔微缩,下意识地喃喃:「引子一一先行部分中和一一为桥?」他脑海中仿佛有什幺关窍被瞬间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