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的农户们正按照沈天早先的指点,小心翼翼地引水保墒,确保田土湿润但不涝;拔除田埂和水渠边最后滋生的杂草;更有经验老道的农人,拿着细长的竹竿,轻轻拍打着低垂的稻穗,据说此法能促进籽粒更饱满,减少空壳。
只是当沈家集与沈村的农户路过沈家庄的田地时,都忍不住驻足。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可发现沈家庄附近的那四千七百亩稻田长势明显优于沈家集和沈村。
这边的稻株更为挺拔健壮,足有近一尺高,秆粗叶阔,绿中透出浓郁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压弯了腰,谷粒饱满密实,摸上去厚实有韧性,远远看去如同一片涌动的金浪,满是丰收的气息。
而沈家集与沈村的稻田,虽然也算得上青翠,但稻株相对细弱一些,穗头也显得稀疏短小,谷粒的饱满度肉眼可见地逊色一筹。
管家沈苍在指挥酿酒的空隙,偶尔也会往堡外那片金黄的稻田望一眼。
他眼里满是期待,晚稻很快就要收割了,而现在粮价仍旧居高不下!
虽然青州各地都补种了荞麦,粮价却果如少主预测的那样没有降下来,反倒在这青黄不接之际,升到往年两倍多!预计哪怕秋收,新米米价也将维持在两倍!
沈苍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家这数千亩晚稻顺利收割入库,转手就能赚取难以想像的巨额利润!
更可喜的是,沈家现在的水田,已经有二万零七百亩!
哪怕是按照往年的七石半产量计算,也将高达十五万五千石!
这让他心里像火烧一样,炽热无比。
而此时在庄堡深处,一间引入了地火灵脉的丹房内,热浪蒸腾,灵气氤氲。
靠近中央地火口的位置,空气因高温而扭曲,赤红色的火舌在特制丹炉下方吞吐不定,散发出精纯而暴躁的火灵力。
——这正是六合聚脉阵引过来的地火,比寻常地火稳定三倍,温度还能随符文调节,最适合炼丹。
宋语琴身着素净的丹师袍,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流转着淡金光芒的丹炉。
她一手持诀,操控着那些火舌舔舐着丹炉底部,另一只手则拿着药材,每做一个步骤,宋语琴都会下意识地停顿一下,目光飞快地瞥向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沈天。
直到看见沈天神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她才敢继续下一个动作。
无论是投入辅药『寒星草』的时机,还是以特殊手法打入丹诀引导炉内药液融合,抑或是小心翼翼地调整地火阵法的输出强度,她都显得格外谨慎。
她现在对沈天的『直觉』近乎迷信,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她,这家伙在炼丹上的『天赋;简直不讲道理。
他总能提前发现她忽略的细微药性冲突、火候的微妙波动,甚至能看出她将玄参和紫芝切片时的厚度问题。
而每一次她自以为是地没听沈天的提醒,结果轻则丹药品质下降,重则直接炸炉报废,损失惨重。
万幸的是,沈天似乎对亲自炼丹毫无兴趣,只动嘴不动手,否则宋语琴觉得自己真该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