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王在晋浑身一震,躬身应道:「老臣在。」

「朕命你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整顿辽镇、蓟镇、宣府、大同、昌平五镇军务!汰冗兵,核空饷,清屯田!将省下之饷,优先充实蓟、宣、大、昌四镇!至于辽东……就依朕方才所言,锦州、宁远、旅顺三地,谁能守住,就是谁的!具体人选、章程,你尽快拟个条陈上来!」

王在晋只觉肩头重担如山,但迎着皇帝信任的目光,他无法推拒,起身下拜,重重叩首:「老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然老臣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一摆手:「讲!朕这里,言者无罪!」

王在晋擡头,迎视皇帝,一字一句道:「陛下明鉴!辽东设『三藩』永镇,此乃动摇国本、干系大明北疆乃至天下格局之惊天巨策!非议一策,实立一国也!如此大事,岂可不付廷议,仅凭陛下与老臣等三数人于殿中密决?」

他语气愈发恳切:「非经廷议,难以聚拢群臣智识,权衡诸般利害,更难以服天下之公心!若无名分,无公论,辽东诸将纵然心动,又有何胆气敢接这『永镇』之实?师出无名,言不顺则事不成,将士心中不安,如何能死心塌地守土?且……」

他看向孙承宗与李邦华,见二人眼中皆有赞同之色,便继续道:「……且老臣这兵部尚书之职,掌全国兵务,更是中枢要害。也恳请陛下允以廷推公选!如此,于规制无亏,于人心可安,老臣……也方可堂皇视事!」

「王本兵此言极是!」孙承宗立刻附议,他捻着胡须,语重心长,「陛下登极以来,制服奸佞,廓清朝堂,正值乾坤鼎革、百废待举之时。当其时也,陛下出于雷霆手段,干纲独断,不经廷议廷推,亦属迫不得已,臣等深以为然。然……」

他话锋一转:「如今奸党束手,朝局初定,政令所出,当渐归正途。祖宗设廷议、廷推之法,乃求『公议』以『杜专断』。陛下乃英明圣主,自当行光明正大之道。重大人事如本兵、如封疆大吏,重大国策如永镇之议,若再绕过廷推廷议,一则有违祖宗成宪,恐损陛下圣德之明;二则……人心或有猜疑,恐于推行新政反生窒碍。恳请陛下三思!」

李邦华也深深躬身:「孙先生与王本兵所言,俱是老成谋国之见,句句出于公心。陛下若能将辽东永镇之策与本兵人选一并付诸廷议廷推,昭示天下,正名分,定人心,则事半功倍,诸事易行!臣亦以为,正当其时!」

「道理……都在你们这里了。」崇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辨不出情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