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篇网文,主角的台词得占多少篇幅,不用说也知道。

别说写了,你自己光是通读一遍教典的时间,别的作者都能多更几章出来了

真的要这么写吗?我犹豫了很久,但后来毅然决然地选择,写!而且贯穿整个西大陆!

现在回过头想,如果拉瓦锡的台词就正常按照网文那么写,会怎样?

我觉得仍然是对得起读者订阅的起点币的,甚至更新还能快点。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塑造效果会打多少折扣,站在事后的角度,应该会有少部分人感到惋惜(只有事后的角度才存在比较的可能),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喜欢这种说话方式的读者,觉得还是正常写好,速度多少快一点,阅读也更轻松点。

总之当初说了第三卷和第四卷的写作都有较强的实验性质,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前者是梦境剧情、以乐章命名章节,后者是神父的台词、以及失常区的设定。

连续作死了近一百万字,嗯。

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又被称为马勒的“魔号三部曲”,因为音乐的标题性都极强(第四部比前面要弱,但在同时期仍是极强),且频繁出现《少年的魔号》的素材和意象。

这部民俗诗集到处充斥着对欲望、爱情、离别、黑夜、死亡、天国的描述,曾让马勒这个悲观主义者深深沉迷其中。他的亲传弟子布鲁诺·瓦尔特评价“当马勒读到《少年的魔号》的时候,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