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今,可是还不到上午十点钟。

虽然之后销量会越来越差,基本已经没多少人买了,可早上的销量也足以证明今天的报纸销量真不错。

早知道有大新闻,他就进多点《东方日报》、《香江商报》这些了。

“从明天开始,不再进《香江时报》的报纸!”看着卖了不到一半的《香江时报》报纸,老李心中有了决定。

卖不完的报纸,报社都会回收,不回收报纸的报社,也没人敢向他们进货。

不过,有些按原价,有些却会折价回收。

比如《香江时报》,成本价0.6港元,回收价格只有0.4港元,这里起码还有六十份《香江时报》,也就是说,这期的《香江时报》他起码会亏二十多港元。

往常,实际上老李每天进的《香江时报》报纸最多就五十份,有时候只进三四十份。

不过前几天,《香江时报》闹出的新闻,导致他们的报纸销量涨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老李这才下决心拿了一百份。

没想到却是遇到了这种事情。

幸亏今天其它报纸销量都极好,二十多港元倒是亏得起。

闲来无事的老李,随手拿起一份《香江时报》翻阅起来。

不出所料,今天的《香江时报》依然聚焦于那对情侣被电死后的家属闹事后续新闻,都快成连续剧了,文章中反复提及情侣被电身亡的悲惨事件。

老李匆匆浏览了一遍,便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家报社,已经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身为报亭老板,老李深谙媒体界的门道。

他清楚,当四大报社联手揭露真相时,《香江时报》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至少,在短期内,它的销量会急剧下滑,跌出前十是铁定的了,更糟糕的是,可能会无人问津,几十年积累的口碑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这一切,都是它们咎由自取,是反噬的结果。

与此同时,全香江的各个报摊,基本都发生了类似老李这样的情况。

整个香江,近两千家报摊。

寸土寸金、霓虹闪烁的香江街头,隔不远就会在路边见到一个报纸档。

买报的人递上一元港币,从报贩手中接过当天的报纸,开始阅读生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