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的那些海外投资项目,在林浩然眼中并无多大潜力。
此前,他甚至计划着,在将来把扭壁坚拉下马后,将这些前景黯淡的海外资产抛售,回收资金以投资更有价值的项目。
现在看来,既然这帮英资财团想要拿回怡和洋行,或许可以借怡和洋行之手,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对林浩然来说,怡和洋行的未来发展确实不容乐观。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即便置地集团仍作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怡和洋行的市值也不过勉强达到五百亿美元左右。
如今,怡和洋行因失去了置地集团,其价值更是已经大打折扣。
林浩然预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怡和洋行的最高市值能达到两三百亿美元就已属难得,五百亿美元更是奢望。
相比之下,目前与怡和洋行实力相近的汇沣银行,未来市值将高达一万六千亿港元。
怡和洋行与汇沣银行,作为香江英资财团的两大代表,未来的发展差距将如天壤之别。
综合这些条件,林浩然自然不是很在乎怡和洋行的控股权。
不在乎归不在乎,起码得有足够的利益,否则天王老子的面子,他都不给。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林浩然深思熟虑起来。
他在考虑,要开什么条件给亨利·凯瑟克他们。
首先,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所互控的那部分股份,肯定是要解决掉的。
否则,他放弃怡和洋行的股份,岂不是又再次让怡和洋行反过来控股置地集团?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在他将怡和洋行那19%的股份卖掉之前,必须解决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间的问题。
两者相间的藕断丝连,或许要趁此机会,彻底砍断了。
“何不借此契机,彻底实现置地集团的私有化呢?”林浩然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置地集团目前所掌握的固定资产,其未来的价值不可小觑。若能妥善运作,其盈利能力恐怕连造币厂也难以企及。
毕竟,置地集团在中环、上环、湾仔、铜锣湾、尖沙咀等黄金地段拥有大量房产物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均占据最核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