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未来的鹏城,林浩然也待过几年,那时候的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牛马,每天为了微薄的薪水在写字楼里熬到深夜,挤着拥挤的地铁,在狭小的出租屋里为生活发愁。

而那时候的鹏城,早已经是一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国际化大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口众多且充满活力。

甚至,连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越了隔壁的香江。

不过,那已经是四十年后的事情了。

可如今,他竟以港商投资者的身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掌控着足以改变整个城市格局的资本与资源。

这种身份的转换,让他既感到命运的奇妙,又生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我四个月前才来过这里视察项目进度,当时路过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稻田,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推平成工地了,变化真快啊。”马世民指着窗外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感慨地说道。

林浩然微微颔首。

这处工地,并不是他旗下企业的工地,应该是政府的工程,又或者是其他港商的工程。

在林浩然的带动下,这一世来鹏城投资的港商在同时期里,确实多了不少,虽然这些港商都不敢大规模投资,但也算是有进步了。

鹏城的变化速度之快,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就在两三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却处处可见大兴土木的景象。

置地集团在鹏城的投资项目并不少,作为最大的投资企业之一,鹏城政府可是在好地方批了不少靓地块给置地集团。

比如罗湖的福田公社、人民路、和平路等鹏城市中心,都批了不少位置不错的地皮给置地集团。

当然了,现在毕竟才1981年,所谓的市中心,其实城市面貌还带着浓厚的乡土与初兴交织的气息。

罗湖的福田公社一带,虽被划作重点发展区域,可目之所及,多是低矮破旧的瓦房与正在搭建的简易脚手架。

道路狭窄且崎岖不平,每逢车辆经过,便会扬起一阵尘土,路边的排水沟散发着淡淡的异味,偶尔还能看到几只老鼠在杂物堆中穿梭。

人民路和和平路周边,虽有几栋新落成的楼房,但整体风格还十分质朴,外墙只是简单地粉刷了一层白灰,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

街道上的商铺寥寥无几,招牌也大多是手写的,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不过,即便如此,这里也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行人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街头巷尾时不时传来小贩的叫卖声,为这座新兴的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马世民显然来过几次这边了,对这边也挺熟悉。

在他以及置地集团驻鹏城的一名负责人带领下,林浩然以及那位副市长,一个早上视察了置地集团旗下多个项目。

这些项目,包含了商业大楼项目、工业园区项目、酒店项目等等。

到中午,在鹏城那位副市长的带领下,一群人在罗湖的一家当地比较有名的餐馆吃了一顿饭。

味道确实不错,也难怪在这附近一带这么有名,而且价格实惠。

午后,考察行程继续推进。

按照行程安排,他们会在下午四点钟左右返回蛇口港,到时候会搭乘来时的水翼船回香江中环码头。

所以,下午还会有几个地方要去。

置地集团目前在鹏城有十几个项目正在进行中,一天时间去视察,的确有些赶了点。

午后,鹏城的天气突变,整个空气都阴沉起来,气温也变得愈加闷热。

这是位于罗湖笔架山脚下的一个工业园区项目,未来同样是承接朗维集团旗下的一些快消产品生产任务,整个园区正在建设当中,面积也有近五十万平方米大,相当于半个万青蛇口工业园了。

这里距离市政府并不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鹏城批给置地集团的地皮并不会太大,毕竟未来周边肯定还有很多规划,需要预留一些地块。

当车队缓缓驶入项目周边区域时,林浩然不经意间透过车窗,看到项目隔壁有一座破旧的村小学。

学校的大门斑驳陆离,围墙上的砖块也有不少脱落,显得摇摇欲坠,里面隐隐约约传出学生的朗读声。

大门前,还有几棵高耸的老树。

林浩然收回视线,在置地集团驻鹏城的负责人带领下,一众人走进了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园区。

园区内,宽敞的园区水泥路已经修好,二十几栋三层高的厂房正在建设当中,一片繁忙。

仅仅是这个工地,就能为鹏城创造不少的就业岗位。

而像这样的工地,仅仅是置地集团旗下在鹏城就有多处,更别提在羊城、莞城、禅城甚至是珠城等地,同样有着不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