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以,银河证券公司停止吸纳之后,和记黄埔的股价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路向下俯冲,刺眼的红色数字不断刷新着跌幅纪录,牵动着无数股民和机构的心脏。

欧美国家下跌用红色表示警惕,因为西方觉得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因此,在香江绿色同样代表上涨,而红色则代表下跌。

“又跌了5%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交易大厅内顿时一片哗然,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持有和记黄埔股票的投资者面如死灰,捶胸顿足者有之,呆若木鸡者有之。

原本,因为置地集团退市、九龙仓股价回归理性、怡和洋行退出香江、汇沣银行被东亚银行击败、恒声银行退市等缘故,许多两三年前牛逼轰轰的上市巨头,如今在股市中不见踪影。

也正因为如此,和记黄埔的市值在今天之前,已经成为香江第二大上市企业。

自汇沣银行的危机解除,和记黄埔的股价迅速攀升,市值一度超过一百亿港元,仅次于林浩然旗下的港灯集团。

至于港灯集团的市值,更是已经高达两百多亿港元,冠绝整个香江上市企业,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孤傲感。

可现在,和记黄埔这艘市值百亿的商业巨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覆。

每下跌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市值蒸发,意味着李加诚的身家急剧缩水,更意味着市场信心的彻底崩溃。

而上市企业中,因为和记黄埔股价的大跌,后面的太古洋行、香江电话、中华电力、中华煤气等纷纷前进一名。

很快,林浩然旗下的企业中,除了已经退出上市的置地集团、万青集团等之外,香江前五大上市企业中,居然有三家被林浩然掌控。

其中,第一的港灯集团,更是遥遥领先。

自从林浩然入主港灯集团后,经过他一系列的投资之后,港灯集团的业务越做越好,财报越来越好看。

再加上林浩然这位香江超级富豪,赚钱能力是人人皆知的,要不是港灯集团不能私有化,估计早被林浩然将其退出股市了,因此在许多股民看来,买港灯集团,绝对有赚不赔。

如此一来,市值自然就不断暴涨了。

至于太古洋行,如今市值尚未破百亿港元。

中华电力,虽然掌握的电力供应市场要比港灯集团大,可市值却是少了数倍。

股市,有时候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公司的实际资产价值,更多是市场信心和未来预期的博弈。

林浩然旗下的企业,恰恰掌握了这种“预期”的魔法,被投资者视为高成长、高回报的代名词。

此消彼长之下,李加诚的和记黄埔,此刻更像是一个被市场抛弃的旧时代象征,在新时代的浪潮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而他另一家巨头企业,长江实业,同样在大跌中。

恐慌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香江股市,恒生指数也被拖累,开始掉头向下。

一些原本走势良好的股票也受到波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当李加诚回到和黄大厦的时候,和记黄埔的股价下跌情况,已经跌破40%。

也就是说,原本市值高达上百亿港元的和记黄埔,如今已经跌至不足六十亿港元。

而且,股价还在继续下跌中。

至于长江实业,原本将近七十三亿港元的市值,也同样跌了超过35%,目前已经不足四十七亿港元了。

“完了,这次真的完了。”一个中年股民瘫坐在交易大厅的椅子上,双眼无神地看着简易led电子屏幕上那一片刺眼的红色,嘴里喃喃自语。

他几乎将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和记黄埔上,指望跟着“李超人”喝点汤。

原本,他并没有投入这么多。

可随着和记黄埔涨幅越来越大,他投入的自然越来越多。

甚至,上个月他还贷了一笔资金,全买入了和记黄埔的股票。

却没想到等来的是灭顶之灾。

类似的绝望场景,在各个证券营业部上演。

追高,向来是股市中最为常见的行为。

可当大跌的时候,股民心理防线便很容易崩溃。

这也是为何许多普通股民会高价接盘,低价割肉的原因。

李加诚的劳斯莱斯停在和黄大厦停车场后,他迅速坐着电梯,直接回自己的董事会主席办公室。

电梯打开,他明显能够感受到,整个办公室的气氛,有着一股凝重。

所有人的脸色,都不那么好看。

在这层楼的,都是和黄中高层管理的办公室。

和记黄埔的发展好坏,也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老板,我们的股价还在继续下跌,要想办法止跌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察信早已等在电梯口,一见到李加诚,立刻迎了上来,脸色苍白,声音急促。

李加诚面沉如水,大步流星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一边走一边快速下达指令:“立刻召集所有执行董事,十分钟后在大会议室开会!

另外,让公关部和财务部负责人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寰宇调研公司发布的内容资料也给我带一份!”

“是!”秘书立刻跑去安排。

如今,让股价止跌、重振股民信心,是李加诚最紧迫的任务。

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棘手问题,甚至可能触发更严重的连锁危机。

他可不想在资金链还未断裂时,就被股市拖入深渊。(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