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林浩然一行人登上了等候的国宾车队。

车队在警用摩托的开道下,平稳而快速地驶离了首都机场,驶向那座象征着国家最高礼遇的园林式宾馆——钓鱼台。

车窗外的京城秋景飞速掠过,宽阔的长安街,庄严的纪念碑,古朴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

刘晓丽贪婪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同时又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身边坐着的林浩然。

她知道,从飞机落地那一刻起,她跟随的这个男人,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光芒万丈的舞台中央。

而钓鱼台国宾馆,将是这场京城大戏的第一个重要场景。

林浩然此刻也同样在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熟悉,是因为他前世在书上、新闻上、网络上无数次看过天安门、故宫、天坛、十里长街等的照片。

陌生,是因为他此前真的没有来过,还有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华夏尊大厦、央视‘大裤衩’等建筑,此刻都还没诞生。

而此刻,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给他带来的第一感官就是,高楼太少了。

确实,这个年代的京城,高楼甚至还不如南方的羊城。

因为,如今京城并没有超过100米的高楼,最高的是军事博物馆,也不过是94.7米罢了。

所以,整个京城城区呈现出一种开阔而古朴的格局。

天际线平缓舒展,远远望去,尽是灰墙灰瓦的四合院群落和少量苏式风格的建筑,偶有几栋新建的楼房,也多在十层以下。

这与香江那鳞次栉比、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森林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队行驶在宽阔笔直的长安街上,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和古朴的建筑,一种庄严肃穆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将秋日里的京城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街上行人的衣着色彩相对朴素,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汇成一股股流动的潮水,偶尔有公交车和少数轿车驶过,勾勒出八十年代京城特有的城市画卷。

尽管如此,在林浩然看来,京城有一种独特的、厚重的气韵。

那种开阔的视野,那种历史的沉淀感,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林浩然静静地看着窗外,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八十年代初的京城,没有后世的繁华与喧嚣,却有着一种沉稳内敛的力量,仿佛一头正在苏醒的雄狮,默默积蓄着能量。

他知道,用不了多少年,这片土地上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高楼将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浪潮将席卷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现在,正站在这个伟大变革的起点。

车队缓缓驶入绿树掩映、湖光潋滟的钓鱼台国宾馆。

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处处透着皇家园林的气派与宁静。

林浩然被安排在一栋独立、雅致的别墅楼——芳菲苑。

身着制服的服务人员早已恭敬等候,训练有素地引导他们进入。

房间内部陈设典雅大气,既有中式的雍容,又兼具现代的舒适。

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精心修剪的草坪和静谧的湖水。

“林先生,这是您的房间,有任何需求,请随时告知我们。”工作人员的声音轻柔而专业。

“辛苦了。”林浩然点点头。

待工作人员退出,刘晓丽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撼与兴奋,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宛如画卷般的景色,轻声感叹:“这里真是太美了,太不可思议了。

林先生,今天机场的场面,还有这里……”

这一天的经历,让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华丽的梦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