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先进去吧,这里这么多人,都不害羞!”林浩然摸了摸郭晓涵的脸蛋,笑道。

郭晓涵这才红着脸从林浩然怀中抬起头来,挽着他的手臂往别墅里走。

客厅里已经备好了宵夜,温暖的灯光下,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浩然哥,你先喝碗汤,我特意让厨房煲的。“郭晓涵细心盛了一碗汤递过来,“这次去内地还顺利吗?“

林浩然接过汤碗,简单说了说内地之行的收获。

看着郭晓涵专注倾听的模样,他忽然觉得,无论在外经历多少商海浮沉,回到这里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你呢,这次到粤省去有什么收获?什么时候回来的?”林浩然反问道。

他去京城的时候,郭晓涵早他一天前往粤省了,目的是为了救灾,一场台风,让粤省沿海地区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郭晓涵作为林浩然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代表着林浩然,亲自带队前往灾区赈灾。

“我也是前几天才回来,这次去内地,我去了好多个地方,粤西、还有香山等地方,都去了,这个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郭晓涵轻叹一声,继续说道:“特别是粤西的几个渔村,很多房屋都被冲垮了,不过让人感动的是,当地政府和群众都在积极自救。“

林浩然点了点头,他倒是知道,其实整个粤省都是台风重灾区,每年都会经历不少台风,而粤西,显然就是被台风光顾最多的地方。

这个年代,可不像几十年后,家家户户都有小洋楼。

更多的是那些泥砖土瓦房,这种房子的牢固度,显然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没法比。

基本上,只要风力超过一定的程度,吹倒也是很常见的。

这点,是自然灾害,是天灾,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天灾面前,人力确实有限。

别的不说,仅仅是香江,便几乎年年都有台风,只是影响程度不同罢了。

还好,台风在这个年代,靠着卫星已经可以提前监测到了,所以倒是可以做好提前的准备,所以伤亡情况并不严重,主要是财产损失。

“我们在鼍城的时候,“郭晓涵继续说道,“看到很多村民都在自发清理道路,有位老伯说,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海边,早就习惯了与台风共存。

很多老百姓都特别感谢我们,是我们带来了救灾物资,还给他们每家每户房子重建补贴,他们还说,要把浩然哥你的名字刻在祠堂的功德碑上呢。“

林浩然闻言不禁莞尔:“这些乡亲们太客气了,我们做的不过是力所能及的事。“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明白自己能力终究有限,根本不可能去帮助每一个受灾家庭重建房屋。

如果真这么做,那无疑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更糟糕的是,还可能让受助者养成依赖心理,这般看似善举,实则后患无穷,实在做不得。

可以说,做慈善,也是一门学问。

所以,他更倾向于捐赠学校这类公共设施。

如此一来,既能广泛地惠及更多人,又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受灾地区,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多捐赠些物资,给那些特别困难的家庭捐些钱,也就尽到心意了。

他清楚自己并非救世主,没有普度众生的超凡能力。

在这个时代,整个内地需要帮扶的人如繁星般众多,他只能依据自身能力,尽力而为。

两人坐在沙发上,就这些话题聊了许久。

或许是已经成为了林浩然的未婚妻,已经有了名分,只是十几天没见,郭晓涵显得格外依恋,依偎在林浩然身边,轻声细语地诉说着这些天的见闻。

抱着这位小娇妻,林浩然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他轻抚着郭晓涵的长发,柔声道:“这些天辛苦你了,听说你在灾区时,还亲自帮着搬运物资?“

郭晓涵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是啊,我觉得能亲手帮助别人,心里特别踏实,那些村民虽然生活困苦,但都很坚强,有位阿婆还特意给我煮了红薯,说是家里最好的食物了。“

林浩然微微点头,郭晓涵虽自小养尊处优、家境优渥,却心地十分善良。

而且,她极具经商天赋,把林浩然慈善基金会交由她打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林浩然凝视着怀中未婚妻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心中满是欣慰。

郭晓涵不仅本性善良,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迅速融入到了这份事业当中。

虽说如今两人尚未正式结为夫妻,但郭晓涵已然懂得如何提升未婚夫的影响力。

有这样一位佳人相伴,夫复何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