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没什么事,你们便先出去忙吧,我和何善恒先生有些话要聊,下班前,你召集总部所有员工到员工会议室去一趟,到时候我会过去。”林浩然拿着这份资料,抬头对包约翰说道。

“好的老板,既然如此,那我们先出去忙了。”包约翰点了点头,与浦伟士一同离开了办公室,并且轻声关上大门。

办公室内,只剩下林浩然、马世民与何善恒三人。

在收购汇沣银行前,林浩然实际上也已经获得一份关于海丰银行的资料,那份资料还是渣打银行送过去的。

不过,与林浩然手中这份资料相比,此前那份资料明显更为简单很多,很多资料都不够详细。

他翻了几页,然后从新合上,这才看向何善恒问道:“何叔叔,您之前应该也已经看过这份资料了吧?”

“确实,我本身以前也是汇沣银行董事会成员之一,对海丰银行有很深的了解,昨天达成收购交易之后,我昨晚还特意重新看了这份资料,对海丰银行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何善恒神色凝重地说道:“说实话,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

马世民闻言,立即关切地问道:“何老,具体是什么情况?”

何善恒从林浩然手中接过文件,翻到其中一页:“你们看这里,海丰银行去年亏损达到3600万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亏损2500万美元左右,更严重的是,他们的不良贷款率高达8.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林浩然与马世民都看向那些数据。

当初,汇沣银行期望通过收购海丰银行进入美国市场,实现业务多元化与国际化布局。

然而,海丰银行在1974年到1975年间便因为经济衰退而陷入困局,不良贷款激增,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到亏损,这也是汇沣银行为何仅仅以3.41亿美元便购得这家总资产高达255亿美元的银行的重要原因。

如今看来,这笔交易对汇沣银行而言,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

“根据我对美国银行业的观察,当前海丰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在全美银行中仍处于垫底水平。

若要修复其资产负债表,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更面临整合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双重挑战,实际操作难度极高。

除此之外,汇丰银行与海丰银行的经营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

海丰银行采用数据驱动的信贷审批和客户管理体系,而汇丰长期秉持'基于关系的银行'模式,依赖长期信任建立的人际网络开展业务。

这种模式差异导致汇丰在收购后虽尝试推动整合,但始终未能突破文化与管理逻辑的壁垒,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海丰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它那分布纽约州各地的约三百家分行网点了。“何善恒补充道。

“那依你看,这海丰银行,我们是卖是留?”林浩然直接问道。

林浩然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办公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何善恒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认为应该抛售!”

何善恒的这个回答,出乎林浩然的意料。

就连马世民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何先生,您刚才不是还说海丰银行的网点很有价值吗?”马世民不解地问道。

何善恒叹了口气,解释道:“价值自然有,否则汇沣银行也不可能花如此大代价收购它并且企图对它进行整合,但代价太大了。

你们想想,要扭转一个年亏损数千万美元的银行,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面对文化差异和管理模式冲突这两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他指着文件上的数据,语气凝重地补充道:“根据我的测算,要让海丰银行恢复盈利能力,至少还需追加数亿美元投资,且需要五到十年的整合周期。

即便如此,最终能否扭转局面仍是未知数,这期间还将面临政策变动、市场波动等多重不确定性风险。“

实际上,汇沣银行收购海丰银行,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汇沣银行收购海丰银行后,因为整合困难导致业绩下滑、美国高层管理效率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等原因,海丰银行给汇沣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那如果我们选择将海丰银行抛售,那么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降价出售,更会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大好机会,这个对我们而言,是否是一个大问题?”林浩然皱着眉头说道。

林浩然的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外国银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难度确实很大。

汇沣银行当初为了收购海丰银行,也是花费了不小的代价,甚至最终依靠总督府的背书,有总督府的支持,最终才成功达成收购协议。

马世民也点头表示认同:“老板说得对,美国市场对我们全球化战略至关重要,如果放弃海丰银行,我们等于自动放弃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

何善恒却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你们的顾虑,但我们要权衡利弊,海丰银行确实是我们进入美国市场的捷径,但这条捷径的代价太高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并非只有海丰银行这一条路可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