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废品,怪不得没拉走。
方不为掀开砖垛,贴到地上,拿一块石头拍了两下。
地下不是空的,墙底下也没夹道。
看起来很正常。
现在就等郑立新的查访记录了,看这家的石砖是不是真的运到河堤上了。
方不为拍了拍手上的灰土,站了起来,准备翻出院墙,脚底下突然被硌了一下。
不是石头,好像是细长的圆柱形的东西。
要是树枝的话,应该会有响声。
方不为顺手一捡,捞起了一截三寸左右的钢筋头。
只有小拇指粗细,上面还带着湿泥,可能是郑立新挖院子的时候挖出来的……
不对,钢筋?
要是后世,钢筋和水泥放在一起,修什么东西都适用,但民国可不一样。
修补堤坝能用到水泥,就能说明国民政府够下本钱,防汛部上下够清廉了,哪里会用到钢筋这么奢侈的玩意?
民国政府的防汛建设程序中根本就没这个要求。
水泥本就不便宜,钢筋更贵,只有修两层以上的楼才用的到。
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方不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低着头,边走边踢。
快走到场子中央的时候,方不为一脚踢到了什么硬物上。
他低头一看,是一块水泥砖,被挖了出来,半陷在土里。
方不为把砖提了出来,仔细一瞅,水泥砖的窄面有露出的钢筋头。
造这样的砖,会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