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他拿到了命令。
军事情报处让他收集最近党务调查处要针对人的名单和线索,辛树槐有点愕然,军事情报处怎么知道他们要针对这些人?
最近他们确实在查,谁隐藏了大洋,不愿意去兑换。
主要是没有背景,又有点钱的人。
这样的人收拾起来最没心理负担。
这件事不难,军事情报处不算为难他,而且知道他们调查任务的人很多,包括行动组。
这次是要捞钱,站长和组长拿大头,其他人都能捞点,所有人都很积极。
第二天,燕鸣便拿到了他反馈的情报,立刻去见许青云。
“站长,您是想给他截胡吧?”
燕鸣笑呵呵问道,他最清楚站长情况,站长不会捞这样的钱,但能给党务调查处捣乱,这种事他们肯定乐意去做。
“盯住这么多人?”
许青云接过情报,没有回答燕鸣的问题,反问了句。
“季安才那个人非常贪,盯的多一点不意外,不过他胆子也就那个样,盯住的都是无权无势之人。”
燕鸣轻轻摇头,名单上的人数不少,已经有四十多个。
燕鸣拿到名单便发现了问题,季安才的计划可以说完全被他们看透。
“时刻注意他们,把他们手上的名单全部查清楚,另外去银行问问,哪些人兑换的数量不对,让他们把名单给我们,针对名单进行核实。”
许青云把情报还给燕鸣,他确实是针对党务调查处,但不是燕鸣所想的截胡。
这些人若是落入党务调查处的手中,他们会很惨。
落在他的手里,至少有条活路,许青云不会对他们做的太过。
不过没必要最后一起去抓。
他有办法,在之前先提醒部分人,现在有了名单,做这件事更容易。
“是。”
燕鸣离开,许青云立刻给总部发了个电报,汇报此事。
“狗改不了吃屎。”
处座拿到许青云电文,冷哼了一声,党务调查处想趁机捞钱,他一点都不意外。
许青云不在乎这些钱,但他不想让党务调查处得逞。
他汇报了自己计划。
军事情报处武汉站会督促这些人尽快将手中大洋完全兑换,哪怕不换全部,也要换出去大半,不能只换一小部分。
这样很容易让党务调查处拿到把柄。
如果不换,期限一到,许青云会抢先动手,把这些人抓起来,收缴他们手中大洋。
“青云这个计划不错,密电给其他各站,让他们采取同样方式,不能让党务调查处的人得逞。”
处座对齐秘书吩咐道,齐秘书立刻出去发报。
许青云方式确实不错,左右都是他们的功劳,正好将党务调查处压上一头。
这种事他们处座最热衷。
许青云的计划,其实里面还是有不少缺点,只是他暂时没太好的办法。
这种事就算他不提,各站都会去做。
他提了,总部就会看着他们,不至于让他们吃相太难堪,而且各分站都要上交总部一部分。
这样受害的百姓能少一点,或者好一些。
党务调查处的特务吃人不吐骨头,毫不顾忌,军事情报处的人至少会有所收敛,不像他们如同饿死鬼。
至于武汉,他则可以尽可能保护更多人。
先去警告,逼迫你兑换,大洋兑换法币问题不是太大,至少前期法币的价值还是很坚挺,迟早要换,不如早点去换,以免最后被党务调查处抢走。
他们兑换了法币,党务调查处便没有理由针对。
党务调查处敢上门,许青云就敢打过去。
人家按照他们要求兑换了法币,党务调查处还上门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故意针对他们,官司打到哪许青云都不怕。
至于实在不听劝,也不听威胁的人,最后被抓怪不得任何人。
许青云抓他们虽然保不住钱财,可至少能保命。
可惜这些骂名最终还是会落在许青云头上。
燕鸣很快拿到银行那边的兑换名单。
银行的人抱怨道,兑换的人是不少,但量不大。
很多人更是只来兑换那么一两块钱。
主要是看看新钱什么样,又或者街面上的人不敢明着收大洋,他们想买东西,只能来兑换法币。
“查清楚有钱,却没兑换的,你带人上门,让他们必须兑换。”
看完名单,许青云对燕鸣吩咐道,燕鸣聪明,他会把能找的人全部找出来,不给党务调查处任何机会。
“是。”
燕鸣高高兴兴领命,人数不少,一百多人,他给情报组所有队员下发任务,两人一队,带着警察上门。
说的严重点,必须让他们去换。
这本是他们情报组的任务,如果兑换的人多了,自然不会生乱。
他们把大洋兑换成法币后,绝不希望法币有任何闪失。
人之常情。
“方高远,送台录音机到我办公室,帮我连上外线电话。”
燕鸣离开后,许青云又给方高远打去电话,方高远不明白站长为什么要在自己办公室装录音机,不过站长的命令他必须执行。
他和兰计生亲自过来,兰计生是技术最好的人,没一会便把录音机装好。
“站长,您是要自动,还是手动录音?”
装好后,兰计生小心问道,自动的话就是一直录音,这样多费些录音带。
手动的话,电话来的时候,按下按钮,便可以录音。
“手动就行。”
许青云回道,他布置录音机是预防一种情况,不确定能不能用到,不需要自动。
自动的话,相当于他这里所有外线电话都会被录下。
“好,打电话之前,或者电话来了后,您先按下按钮,再去拿话筒就可以了。”
兰计生很快布置好,给许青云特意标注好按钮位置。
杨柳巷,这是武汉城中心的一条胡同,里面住着不少在武汉经商的人。
武汉属于商业重镇,这里商业发达。
能住在这里的人,家里多少有点资产,但不是达官显贵,真正达官显贵住的地方更好,比这里强的多。
多是一些商铺的老板,又或者专门做批发生意的人。
“老刘,咱们就换这么点,能行吗?”
家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子正对自家男人问话,脸上满是担心。
“怎么不行,咱们换的不少了,五十块大洋呢,我听说老杨他们只换了十块钱。”
男人马上摇头,他们在武汉做了多年生意,积攒了一部分家财。
不过也只有两千多大洋,想再多没有可能,生意规模不扩大,他们永远无法发大财。
想扩大规模,没人没关系没有任何可能。
老刘又不舍得钱去经营关系,现在每年能赚个两三百大洋,他已是满足。
这两千多大洋,可以说是他们一辈子积蓄。
让他全拿出来去兑换不知道未来如何的纸币,他肯定不愿。
“也是,我们还换多了。”
他老婆点头,不再说话,在她的心里,大家都不换,那就一视同仁,再好看的纸币,也没有大洋拿到手里安心。
“放心吧。”
老刘刚说完,外面突然有人敲门。
“老刘,开门。”
敲门的是地保,他们对这边情况最为了解,老刘听到他的声音,急忙跑过来把门打开。
刚开门,他便愣了下。
除了地保,外面还有两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子,以及四名警察。
“你就是刘老板?”
姜呈首先问道,他亲自带个队员,来这一片进行警告,让他们马上去兑换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