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潜伏工作最危险,这些日本人平时非常小心,隐藏的越深,说明他们伪装身份越难以被人察觉。

“多谢科长夸奖。”

方来宝笑呵呵应道,许青云则是无奈摇头,早就提醒过他,不要再喊自己科长。

可方来宝就是不听。

“那三个人交给赵三去处置。”

许青云吩咐道,三名日谍他必须审,不能写字,不能说话,甚至看不到,听不见,加上党务调查处对他们这么残害,他们心中充满怨念,想让他们再说出什么,没有任何可能。

估计三名日谍目前最大愿望便是死掉。

徐老鬼确实够狠,不过他很聪明,没有自己这么做,故意将三人和其他仇恨日本人罪犯关在一起,让其他犯人动手。

犯人之间的争斗,和他无关,就算被日本人知道抗议,他也有办法推脱。

对日谍许青云没有同情,日本人犯下的罪行,徐老鬼所做的这些只能算是小儿科。

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很多是人们根本想不到的行为。

许青云后世去过一些纪念地,特别是东北一处地方,从那里出来的人,没人不想彻底灭掉这群混蛋。

据说那里展现的还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是。”

方来宝知道赵三,科长在武汉站收下的心腹。

能入科长法眼的人,赵三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过想让三人交代很难,听不见,说不了话,看不到东西,还不能写字,根本无法交流,简直就是死局。

“站长,毕荣轩汇报,日本人要见他。”

第二天一早,燕鸣便来汇报,布置了那么久,日本人终于上钩。

毕荣轩在特高课级别很高,能见他的只有铃木和北泽。

就看这次来的是谁。

不是北泽,许青云会继续放饵,直到将这条大鱼彻底抓到。

“盯紧点,千万别被发现。”

“您放心,我们监听点很隐蔽,哪怕北泽进去也看不到。”

燕鸣笑呵呵应道,他们监听点就在小圆家隔壁,燕鸣租下了房子,但留着原来的一家人在那居住。

他们在旁边偏房做了个隔间,来安放录音设备。

燕鸣还打了个地洞,平时他们的人藏在里面,所以才敢这么说。

至于那户人家,他们完全配合,不敢有任何异动。

燕鸣查过他们底细,确定他们没问题,这才上门。

“若是听到有用的东西,等他出来再抓。”

许青云再次吩咐道,不能冲进房子里抓人,不管在哪,毕荣轩在里面,强行抓捕容易给毕荣轩带来危险。

许青云不是童昌明,更不是其他站长。

毕荣轩虽然不是军事情报处正式人员,但他是自己手下,许青云对每一名手下安全都会重视。

“是。”

燕鸣再次领命,果然是他们站长,哪怕毕荣轩这个帮工,站长都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么做,明显就是怕给毕荣轩带来危险。

北泽确实准备去见毕荣轩。

他再次收到了好消息,混混那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一个疑似红党的人。

他正安排坂本核实身份。

坂本是武汉特高课后勤组长,不过他是情报组出身,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另外他找的人,已经和军事情报处行动组组长吕高娃说上话,吕高娃之前不在武汉,但在中国,谁没有点亲戚朋友?

北泽这次所找的人,就是吕高娃的一个老乡。

老乡平时和他关系不错,两人在一起多次吃过饭,唐连鹏会被他通过吕高娃介绍进军事情报处。

唐连鹏要做的是外围工作,这样的人进军事情报处没有那么难。

对北泽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若是东风来之前,军事情报处和党务调查处再爆发一场大规模冲突,对他来说将更加完美。

不,他的布局还需要时间,军事情报处报复之后,他再命令岑俊贤怂恿党务调查处的人,继续加剧他们冲突。

到时候别说给童昌明指明了人和证据,哪怕没有,有一点可能,童昌明也不会放过整治许青云的机会。

北泽心情不错。

总课长的计划确实好,至于密码本他已经拿到,并且安排人成功潜入许青云官邸一次。

这次是去做个秘密藏东西的地方,下次就是将密码本直接放进去。

密码本上没有许青云指纹,不过指纹本就保存不易,更何况许青云是特工,他会注意这方面,没有保留住指纹属于正常。

发现唐连鹏以及找出密码本的人,必然是岑俊贤。

有这份大功,足以让岑俊贤升任队长。

做到队长,能知道更多机密,以后有机会将他扶到情报组长位置。

许青云死后,军事情报处武汉站会被打回原形,不管谁来,北泽都有信心在里面策反他需要的人。

最好是情报组长这样的位置。

副组长也行。

等到那时候,中国人在武汉的两大情报机构,都将在他的掌握之内。

想想北泽的心里就很美。

在武汉做出成绩,未来他则有希望调往上海这样的大站做课长。

所有分课的课长成绩都没他好,上海特高课以后肯定是他囊中之物。

总课长向来任人唯贤,这点非常好,他将会证明自己,是特高课最优秀的情报人才。

“课长,都准备好了。”

铃木过来汇报,毕荣轩之前上报的情报,并不全是食堂内听到的东西。

按照毕荣轩自己汇报,他认识党务调查处食堂采购人员。

毕荣轩是帮工,他不负责采购,食堂所有原料的采购,都由武汉站总务组负责。

但总务组的人只管买东西,米面之类的有人定期往军事情报处送,他们只检查有没有问题,是否安全。

但是蔬菜,水果以及鸡蛋和肉类,都需要他们自己出门采购。

武汉站人多,伙食又好,采购量不少,加上保鲜等问题,基本上两天就要买一次。

具体要什么,由食堂报备,他们来买,但每次都需要食堂派一个人跟他们去。

跟着总务组做采购的,便是他们三名帮工。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