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军拖着伤兵和死尸,在己方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有序撤退至300米外。这显然,也是一种战术布置。
虽然中方守军的火力很猛,给己方造成的伤亡也不小,但靖安军军也绝不是豆腐捏的,做为一线最高指挥官的营长级军官,也绝不会轻易在攻击不过数分钟就选择撤退,尤其是在李寿山下达了决死攻击的命令后。
这一次攻击,甚至不是火力侦查用来在对方阵地上寻找轻重火力点,而是看看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过后,中国守军还有多少兵力能投入战斗。
做为第一线挥官,该名有足够经验的少校军官透过这几分钟观察,估摸出了现在阵地上的中国守军大约一个步兵连,就是加上预备队,也不会超过300人的判定。
这种兵力上的估算,对于3号阵地前拥有近2000步兵战力的靖安军后续投入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
或者说,这也是李寿山所需要知道的,虽然他脑瓜子有点疼。
300名守军,如果都像界碑村之战那么打,他这个已经半残的步兵旅从此以后就可以叫靖安军一营了。
但那也得打,谁让国崎怔主子都‘温柔’的捋狗脑袋了呢!只要有了日本主子的认可,这个旅没了,他随时可以回满洲再组建一个就是了。
很自然的,他是不会把兵力折损在这次并不具备太大意义的进攻上的。
卫东来也没下令反击,界牌之战之后的他,可不光再是那个凭着一腔血勇带着一个步兵排和靖安军一个团对峙的步兵排长了。
在实战中,在唐刀的指导下,他对日军的战术也有了足够清晰的了解。
靖安军别看气势汹汹,依旧还是火力侦查,在他们近距离观察好中方的阵地后,更为精准的炮击会很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