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原因就是因为其接近于枣核形的弹头尾部,这样的弹尾有利于获得非常优秀的气动性能,但是对枪口章动非常敏感。

因为弹头刚飞离枪口时,枪口喷出的火药燃气吹在弹尾上,如果弹尾外形稍不对称就会出现明显章动,这样容易影响射击精度。作为狙击专用弹制造精度要求高,而且产量也比较小,这样成本也会比较高。

而且枣核式的弹头并非没有缺点。由于两头尖尖,安装到弹壳里的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尖,这样就必然要占用弹壳内的体积,这也意味着弹壳里发射药的装药会减少。

而发射药减少会使发射时的火药气体压力下降,膛压降低,从而导致弹头的初速降低。

这样的结构不但不能增加子弹的射程,反而会下降,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viking的几款弹药都还是实验弹,并没有大规模用在军方。

如果想作为普通弹来使用的话,还是要回到常规的船尾形弹尾,这也是庄严口中“妥协”的意思,也是设计这款新弹的灵感来源。

妥协的后果是气动性能会有些损失,但好处是制造精度要求可以降下来,成本也会跟着降下来。

果然,作为行家的老瘫一听枣核型弹头就双眼放光,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理论上来说细长流线型的子弹头的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增加射程和射击精度,但是要了解到子弹的破坏力当中不仅仅是穿透力,还有空腔效应。

如果把子弹头设计成完美的细长流线型,一方面会增加子弹头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会降低子弹命中时的空腔效应。

著名的鬼子三八大盖就是个例子,子弹头得到了完美的设计和精确的制造,射程又远又准,但是命中人体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只戳穿个小窟窿,子弹不能形成较大的空腔效应,在体内的停止效果差,所以杀伤力反而降低了。

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子弹越流线型,越精密,射击精确度越高,射击距离越远,但停止力会越低,杀伤力反而越差。

子弹的形状越不规则,越粗糙,射击精度就越低,射击距离就越短,但停止力会越高,杀伤力反而越大,当然这是弹头相同重量的前提下。

所以不需要远距离射击的子弹,比如霰弹枪的子弹就是钢珠,球形,精密度不高,制造成本也很低,装药量不需要很大,枪管也不需要很长,近距离射击时杀伤力惊人,往往是一发入魂,空腔效应极佳。

需要极远距离精确射击的狙击枪子弹,就比较细长,制造精密,制造成本也很高。

穿透力极佳,但是空腔效应比较差,需要大幅度增加装药量和加长枪管提高子弹初速,增加杀伤力。

在不改动枪支的情况下要做出一款高威力好弹道的子弹,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几人谈话间,李正他们的5发子弹已经打完了。

验完枪,成绩也出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