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水下渗透科目李正倒是接受过相关的训练,简单点说就是特种部队小分队的一种远程投放渗透科目,通过乘坐潜艇部署到目标附近,在距离海岸线几公里的地方将小分队从投放到海底,小分队入水后将会利用微型水下推进器和定位装置到达指定的海滩并登陆,上岸后根据作战计划实施侦察、突袭、营救等等行动。

这个科目是水下作战里难度极高的一项。

其难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出舱。在水下潜艇中出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潜艇干甲板掩蔽舱( dds)。

这是一种由潜艇背负,用于船输送蛙人载具、蛙人、小型uuv等的特种输送平台。

严格意义上讲,dds并不是蛙人水下机动装备,因为其本身并无动力,只是搭载在潜艇甲板上,由潜艇运载。

这种载具里又分干湿两种模式,属于军事领域的高科技产物,目前世界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十分少。

还有一种就是从潜艇在一定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五十米潜深)时对艇内运载的特种作战小分队进行投送,投送手段就是爬管子。

从手段上看,当然是dds这种运载舱模式更为先进,因为运载舱内能放置诸如mk-8 mod.l型水下微型推进器,或装载充气橡皮艇及小型蛙人运载器等装备。

从鱼雷管中爬出,能携带的装备相对就没有运载舱那么多,能带上武器装备和小型推进器就已经很不错了,并且推进器也不能携带太大的,因为鱼雷管子的口径最大也不到一米。

蛟龙队员进行这种训练并非pla没有类似的运载装具,而是特种部队任何时候都要进行最原始的作战手法训练。

比如你不能因为有北斗就放弃最原始的用指北针进行方位角行进,不能因为有坐标定位功能就不去学手工地图定位,这是一个道理。

最原始的东西有时候必须学会,它永远比依靠高科技的装备获得的作战手段要更可靠而稳定。

水下秘密渗透的第二个难点在于水下按方位角进行。说白了跟在陆地上的安方位角行进性质是一样的。

水下虽然也能使用定位装置,但每个队员仍旧要学会使用在水下如何使用指北针进行方位角行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