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白天突围,在野外与鬼子作战,反而会失去村子作为依托,这对警卫连而言不算好事。而且现在大部队还没有走远,此时突围,对大部队不利。
“陆泽,告诉同志们,利用社庄的工事,狠狠地打击鬼子的有生力量,等到晚上再行突围。”
“是!”
另一面,等到各路支援部队完成包围,平陆勇夫立刻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涛次给!”
主攻方向平陆勇夫还是放在了东北面,其余地方则是助攻。
“散兵阵型!”鬼子中队长大喊道。
“哈压库!哈压库!”
“突突突”“突突突”.
“轰!”“轰!”.
战斗一开始,鬼子的进攻火力就非常猛。
不过面对拥有射速优势的警卫连,鬼子无往不利的攻势,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交火仅2个小时,警卫连就打退了鬼子8次冲锋,鬼子尸体躺了一地。
“八嘎呀路!这是八路的哪支部队?!”
平陆勇夫看着接连击退的部队,有点不敢置信,对面的火力密度实在是太大了。
正常来说,这么大的火力密度,要么需要大量的自动火器,要么就需要人员密集站位。
但是听阵地上的动静,八路并没有太多的自动火器。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八路选择了密集站位。
这也太疯狂了,八路是怎么做到,顶着炮火伤亡不断填线的?
难道八路真的都不怕死?
“来人!”
“命令部队调整攻击位置,将攻击目标放在八路两支部队的结合部!”平陆勇夫命令道。
这接连几次冲锋,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发现了八路部队的结合部。
正常来说,不管是多小的作战单位,都是正面的火力最强。
彼此之间的连接部属于侧翼,火力密度会稍微低一些。
平陆勇夫现在需要一个机会,一个突入社庄的机会。
只要部队能突进去,哪怕是一小部分,就能包抄八路的前沿阵地。
平陆勇夫不相信,八路在保证前沿火力的时候,还能保持村内优势。
到了中午12点,鬼子对一排和二排的结合部展开了进攻。
“都不要着急!听我命令!”见鬼子上来,一排长大喊道。
因为人数处于劣势,又没有物资补充。
陈成兴专门指出,部队遵循要‘三不打’原则。
即鬼子不到50米内不打,不是成群的鬼子不打手榴弹,鬼子不发动集团冲锋不打机枪。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弹药,而且还能发挥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优势。
眼看鬼子越来越近,一排长大喊一声“打!”。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