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这次要想打到36~38公里外的多佛港锚地,大炮的仰角是绝对不可以受限的!(港口本身有2公里长的纵深,所以离格里内海角岸防炮阵地最近的泊位是36公里,最深处的泊位是38公里)

巴里亚级主炮同款的380炮,在测试时,必须达到40度仰角,才能打到38公里以外的目标(二战前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主炮,把最大仰角限制放宽到40度,极限射程35公里。“巴里亚级”的主炮比同口径的女王级更强,走高速轻弹路线,40度时就能打39公里,45度时可以超过40公里。)

所以,最终从加莱的格里内海角轰炸对岸那两个港口的大炮,都要把最大仰角限制释放到45度。

但列车炮得在20度最大仰角时,才可以做到1分半一发。如果抬高到45度,就得4~5分钟一发了!

这一切,都导致鲁路修最后改变计划,让姐夫想办法筹措工程机械和劳工,在3个月的时间内,赶造这些炮台和输弹井、固定式自动扬弹、输弹设施。动力就全用当地的固定电力系统输电。

如此一番操作,最终建造好的炮塔,甚至能做到20几秒一轮的射击速率!甚至比装在“巴里亚级”战列舰上本身还快几秒钟。

而在进行这些施工的同时,鲁路修也没忘废物利用,关照姐夫把通往格里内海角的铁路修扎实,既是便于运输炮弹,也是便于战时再把原本的列车炮群也拉过来,再集中发挥一下余热。

当然那些列车炮也都临时改装了一下,释放了最大仰角限制。

而这一切,甚至都没有引起布列颠尼亚侦察机和间谍的注意——这事儿说来匪夷所思,但其实也是鲁路修精妙设计的结果,因为他为了炮台施工的隐秘性,是放弃了炮台的射界的,选址也完全不像正常的岸防炮要塞的选址。

换言之,正常的岸防装甲炮塔,为了射界更广阔,都得把炮塔尽量设在高处开阔地。而且每个炮台的制高点,基本上都会放一座360旋转无死角的装甲炮塔,比如之前的敦刻尔克岸防要塞就是这样的。

但鲁路修特地把炮台选址在加莱白崖的内凹处,还选了半山腰的坡地。

那选址,简直比地球上硫磺岛那些岸防炮还苟。而这一切的最终代价就是这些炮塔总共只有不到30度的射界。

不过,这已经够了!因为这些设施造起来,本来就不是为了帮法兰克人守加莱港的,它们诞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轰对岸的多佛港!

只要能尽量杀布、废掉多佛港以及周边的几个锚地,大家一起同归于废也行!

这个世界德玛尼亚赢不赢不重要,没有布狗很重要!

这一切,共同导致了这三个月以来,布国偶尔有侦察机飞过海峡,都没注意到德玛尼亚方面的施工企图。

两地明明只隔了三十几公里,一切却完成得那么瞒天过海。

当然这也要感谢德玛尼亚的航空部队,西线这边马克殷麦曼上校指挥的战斗机队非常给力,

在德系战机独家垄断射击协调器的情况下,布列颠尼亚的侦察机敢飞过海峡,基本上是来多少死多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