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了这个数字,都略微有些沉默。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大家也都见惯了生死。再顺利的胜利,背后都是己方三四万条人命永远不能再上战场了。
好在鲁路修很快话锋一转:“边境战役期间,敌军部署在罗马尼亚边境的3个军,最终只有4万人突围,被我军累计歼灭约15万人,敖德萨攻坚战中,敌军被歼灭1个整编军,并重创另一个军,歼敌8.5万人,尼古拉耶夫和赫尔松等地,又歼敌4万余人。
敌第6集团军总计6个满编军加一些独立部队,以及海军转陆军、二线增援部队,总计40余万人,被我军歼灭27万人,撤退约15万。
驻守克里木半岛的敌第9集团军,及增援部队总计32万人,有7万人在叶夫帕托里亚和亚米安斯克等地被我军歼灭,另有9万人撤退到赫尔松东部地区及扎波罗热。最后有16万被我军掐断在克里木半岛南段,主要是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
所以,在27天的战役期间,我军总计歼灭敌第6集27万、第9集7万,合计34万人。还有16万敌军被我军切断陆路退路,未来如果能顺利围下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整场战役总计可歼敌50万人!
所以,截止到目前,敌我交换比5.3万人对34万人,如果不算投降和俘虏,则是5.3万人对19万人。后续围歼16万半岛敌军过程中,我军可能还会付出相当的攻坚损失。”
一番清晰梳理后,这27天血战的敌我损耗总算是盘点明白了。
德第6集团军,加上救出来的奥国战俘编成的独立军,一共43万人,战损了5万3千人后,还剩38万余人(轻伤员算伤愈归队了),也确实需要休整一下,恢复部队状态。
盘点完之后,公爵就让各部再核一下进度,确认1个月之内,能否做到休整充分、后勤调运到位,别到时候要开打了再掉链子。
大军调度,千头万绪,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不是公爵自己拍脑门说休整一个月、到时候部队就能自动恢复战斗力的。需要一级级沟通,一步步跟进度。谁缺了什么东西,都要及时提出来。
各军军长立刻以卡尔.柳德波特中将为首,依次梳理汇报了一下。
最后发现各军都能在20天至25天内完成下一阶段战争准备,还留了几天余量给集团军层面应对意外突发情况。
公爵彻底心中有数后,最后才单独问鲁路修:“如果9月20日能发起新的全面攻势,秘密新武器方面准备得怎么样了?”
鲁路修心中微微一凛,还是下意识先顾左右扫视了一圈,见都是绝对的自己人,不可能有内奸和嘴不严的泄密者,这才低声回答:
“之前7月底战役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跟保时捷博士确认过了,轮式装甲战车已经开始小批量试流,当时已经有几十辆小批试样的样品下限,我怕暴露秘密,那么一点点也改变不了战局,才没让他拉上来。
如今月产量大约在200辆左右,9月20日发动进攻的话,我们可以集中400辆装甲车,规模大约与我军目前装备的半履带车差不多。
至于‘坦克’,现在才刚刚试流,9月20日应该能有50辆,此后可以保持每月100辆的产量,如果还要扩产,就需要调集更多军事工业资源,今年以内怕是不太可能,我们无法从帝国军备部挤出额外的资源。要冬天的时候重新全面调整规划才行了。
而且,如果轮式装甲战车和坦克在基辅罗斯大平原战场上的实战表现好。军备部和皇帝才会真正重视。所以我不建议9月20日就立刻投入‘坦克’,因为数量太少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还会提前暴露实力。
而9月20日还没有进入黑土地大平原的秋季泥泞期,用轮式装甲车差距不大,两者的火力和机动性是相当的,轮式装甲车可能开得还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