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位面的历史上,史泰林最后没有提防巴巴罗萨的诱因有很多,但其中一项就是因为低估了德玛尼亚人的铁路时刻表管理能力。
史泰林认为:德玛尼亚人真要东调几百万大军以及战备物资,肯定会不得不打乱铁路时刻表,为这些加塞的列车让路。
但德玛尼亚人就是可以做到「在加塞150万节额外火车皮的情况下,确保原有火车一趟也不停运不延时」,以至于史泰林的间谍都没察觉到敌人的铁路运营发生剧变了。
鲁路修今天也是这样,他宁可援军南下慢一点、低调一点、让南线的友军再多咬咬牙、多苦撑几天。他也要确保援军的南下足够低调。
即使敌人预判到他有南下,但至少也指望敌人误判这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让敌人误以为要圣诞后甚至元旦后、才会充分南下并做好反攻准备。
鲁路修调集了20多万大军以及配套的装备、物资南下,全程1100公里,同样没有造成原列车时刻表上哪怕一列火车的晚点。
当然,这不是鲁路修的功劳,他只是提要求的人。他给前阵子刚去了国铁公司当二把手的、原先的老上司卡尔.柳德波特中将打了个电话(就是鲁普雷希特公爵的二弟)。
卡尔.柳德波特中将也特别重视鲁路修的需求,亲自关照了下面的各级管理层要全力配合。剩下的活儿都是国铁公司的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完成的。
总之,德玛尼亚国铁特有的严谨守时,帮助他完成了这一环。
而鲁路修麻痹敌人、隐藏自己的第二个招数,就是让第6集团军的战斗侦察机部队最近行动勤快一些,多多在斯特兰贾山脉上空巡逻,拦截搜杀进入保加利亚南部的布军侦察机。
斯特兰贾山脉的主岭如今在布军手中,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条山岭,觉得可以据险而守,所以才疏忽大意,胆敢把大量主力投入到对伊斯坦堡的攻城战中。
否则但凡这条山脉的主岭在保加利亚人或是奥斯曼人手里,给布军主帅汉密尔顿上将借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像现在这般头重脚轻地全力攻城伊斯坦堡。
布列颠尼亚人在控制斯特兰贾山脉主岭后,也经常派出侦察机北上,侦查保加利亚军控制区内的军事动向。
不过他们的提防重点,主要在斯特兰贾山脉蔓延不到的、原保奥边境西段的平原地区,也就是保-奥-希三国交汇地带。
对于斯特兰贾山脉东北方的密林区,布国侦察机关照得不是很多,当德玛尼亚军加强了战斗机巡逻截杀任务后,布军侦察机屡屡被击落,他们为了减少损失、收缩侦查区范围,也就把空中侦查限缩到了边境西段。
在布军航空队指挥官看来,明明有平原缺口可以进攻,怎幺可能会有人非要费劲翻山穿过密林来进攻嘛。
既然侦察机被德玛尼亚人打得不太够用了,当然要集中兵力,优先保障重要地区。
而且集中使用侦查战斗机后,就算遇到敌机拦截,好歹还有一战之力,可以求个自保。如果分得太散、各自落单执行任务被逮到,那就是十死无生了。
这一切的因素,都让布军对德玛尼亚援军的估算严重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