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既是真的,也是假的,能做到这份上,背后肯定有高人!”
江玉麟把木牌从中间分开,各取用半片木牌,拼接成新的鉴定牌。
伙计满脸佩服:“方才那位公子也是这么说,江公子,我不理解,画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怎么会既是真的也是假的?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江玉麟小声说了三个字。
伙计慌忙去找老板。
同一时刻,蓝凤凰挽着李兆廷的手臂撒娇:“李郎,别卖关子了,什么是半真半假?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王大小姐是个学渣,但对书画颇有些造诣,解释道:“我听人说,擅长造假的高手工匠,得到一幅古画后,会把画从中间分开,然后分别临摹,再把画拼接在一起,一幅画变成两幅。”
程淮秀点点头:“一半是真货,一半是临摹,就算有高手大师鉴定,也会被真画误导,一幅画能卖两次。”
李兆廷摆了摆手。
“这算什么高手?真正的高手能把一幅画变成两幅,全都是真画。”
“怎么变?”
“脱骨法!”
李兆廷拿出邀请函,并指成剑,把邀请函扔到半空,剑光一闪,一张邀请函被分成两份,缓缓飘落下来。
除了纸张变薄,墨迹变淡,别的没有任何变化,就算让发出邀请函的十三行掌柜鉴定,也无法分辨真假。
两张邀请函都是真的。
同时,两张邀请函都是假货。
书画行当的门道儿太多了。
最简单的是偷盗。
最容易偷盗的是绢帛画。
用裁纸刀把绢帛画裁成数片,穿一件双层衣服,把画藏在夹层里面,找一个高手匠人,把绢帛拼接起来。
与此同时,在最短时间内,让人临摹一幅画,把画放回原位,很多收藏名家的丫鬟仆役用这种方式偷盗。
后来,此法传到皇宫大内。
皇帝的宝物太多了,寻常收藏家爱不释手的古画,皇帝三年五载不见得看一眼,导致宫女太监肆无忌惮。
此事在满清搞出过大乱子,前后株连数百人,清理皇宫半数太监。
与偷盗并行的是造假。
有的技艺高深,临摹名家作品,模仿名家的作画方式绘制作品,最高明的能以假乱真,甚至能更胜一筹。
有的一鱼多吃,利用王大小姐方才说的办法,把书画裁成两三份,然后分别临摹拼接,用真画瞒天过海。
有的擅长用“脱骨法”,能把一幅古画如洋葱般一层层“揭”下来,据说有高手匠人,能连续脱骨五次。
当然,多次脱骨的画作,必然是着墨较深、入木三分的书画作品,如果着墨比较浅,脱骨一次就很明显。
陆小凤的好朋友,鲁班神斧门传人朱停,缺钱的时候会做假古董。
朱停造假有个规矩。
所有假货都有明显标志。
比如朱停要仿制一幅万马图,会在一匹马的鬃毛上绘制一条小虫,如果他仿制仕女图,会把其中一个人物的脸型换成夫人,行家一眼就能认出来,认不出来的,就当是给他一个教训。
混古玩行,别怕打眼。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买到假货,打落牙齿肚里咽。
李南星经营的玉石生意,与古玩生意有些相似之处,李兆廷这次真的没有说谎:我爹在大理教过我鉴宝!
真的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