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至于那个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博,则是这两年在朝中已经展现峥嵘之姿的后起之秀。

千万不要小看职方清吏司郎中这个正五品官职。

这官职品秩虽不算高,但却主管军功升迁之事,而且定员只有一人,属于那种职位较小但权力极大的实权官职,全天下的武官边将都不能轻易得罪……

可惜鄢懋卿没有看过这道密疏,尚不知道关杰山在密疏中揭露的朝中重臣。

否则在翟銮、张瓒和杨博之间,他也会格外在意这个杨博。

因为翟銮虽是阁臣,但却是一口明哲保身的不粘锅,基本上不揽事,甚至还有些怕事。

既不与夏言相争,后来出任内阁首辅,也同样斗不过严嵩,还被严嵩收拾到了削职为民的地步。

张瓒虽是兵部尚书,在兵部十年,蓄财帛百万计,媚结中贵,但据史书记载,他阳寿已尽,最多再有一年就会一命呜呼。

甚至就连翟銮也已经接近灯枯油尽,再过个四五年也就要入土了。

两个即将落幕的人,实在没什么好关注的。

而杨博这个人则将在不久之后进入朱厚熜的视线,并很快成为朱厚熜最为重视的左右手,地位甚至尚在严嵩之上。

后世电视剧里虽然几乎没有提到这个人,以至于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多。

但是读过史书的人一定知道,杨博才是嘉靖这一朝官场上真正的传奇人物。

他不但屹立官场四十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甭管谁当了内阁首辅都对他恭敬有加。

不用怀疑,这里的内阁首辅,指的就是严嵩、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些个史书留名的大人物,竟没有一人敢与其交恶。

有一次严嵩曾因仇鸾案试图攻讦弹劾杨博,当场就被朱厚熜用一句“杨博治理边境的本事你们谁也无法替代,以后不准再说杨博的坏话”挡了回去。

只这一句话,便足以证明杨博在朱厚熜心中的份量。

而杨博没有入阁,没有成为内阁首辅,也不是没有这个威望。

光是朱厚熜便曾数次欲让他入阁拜相,只不过全都被他婉言拒绝了而已。

不如瞧瞧那些历史名臣对此人的评价吧。

徐阶:“出入将相,文经武纬,天下倚以安者,则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公实第一。”

张居正:“公在本兵久,又遍历诸镇,躬履戎行,练习兵事,故自余在政府,所措画兵事,盖得之公为多。”

就连肩上扛着两京一十三省的小阁老严世蕃都对他如此评价:

“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