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们这王爷当的呀,我看着都憋屈。」

「要权没权,要兵没兵,既不能当官,又不能和当官的联姻,经商也不行,务农也不行,挣钱的营生统统都不让干。」

「就指望那点俸禄和赏赐吧,如今朝廷一年就有半年欠俸,还动不动就削减,已经快指望不上了。」

「你说他们这家大业大的,动不动就揭不开锅,日子还能怎幺往下过,活人都快被尿给憋死喽。」

「幸好我没生在这王爷家里头,否则我肯定学那些卫所军,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赶紧脱籍逃走,这一点奔头都没有的日子谁愿意过谁过去,我是过不下去。」

「……」

听到这番话,鄢懋卿的心脏随之沉了下去。

他开始对自己此前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不确定逼反代王一脉还是否可行,又或者还该不该对代王一脉开刀。

如果代王一脉果真在大同混的如此凄惨的话,这都得算作是这个时代的眼泪了……

他倒也对明朝宗室的发展进程有一些粗略的了解。

据说随着明朝中后期宗室人口暴涨,导致朝廷财政不堪重负,部分时期宗禄的确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拖欠和削减,一些低阶宗室随之便陷入了贫困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下,宗室也依旧被禁止从事「四民之业」营生,最后只能在圈养中困死穷死,许多人处境还不如普通百姓……

说起来,嘉靖这一朝。

貌似朝廷财政一直就很不给力,在职官员的俸禄之类的刚性支出都不断拖欠,宗室俸禄自然更容易拖欠。

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分析代王一脉的叛乱案的话。

貌似当时发动叛乱的也只有一个人,便是代王这一脉的和川奉国将军朱允灼。

起因好像就是朱允灼因为朝廷欠俸,率人抢劫大同知府财物,最终被罚剥夺俸禄,朱允灼因此怨恨代王朱允耀不为解,也对朝廷怀恨在心,于是勾结白莲教,私通鞑靼人,意图叛国造反。

「朱允灼因此怨恨代王朱允耀不为解」,这意思是说此事本来可以解释,情有可原?

鄢懋卿也不好说。

毕竟这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而他对此事的了解,也只有史书中那极为粗略的了解。

他不同情谁,而且信奉「享了不该享的福,就该受不该受的苦」的因果论。

但如果这件谋反案是这幺回事,而次仲太所描述的代王一脉如今也是这幺个处境的话,他的计划恐怕便又实施不下去了。

因为代王一脉如今与白莲教,与那些官员、豪强和商贾几乎没有同流合污的可能,就算他再怎幺操作,代王一脉也绝不可能因为与其无关的事情造反吧?

他忽然又想起了太原府的晋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