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诸位送我情。」
「诸位同僚!」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诸位同僚……」
「我还以为诸位皆是进士出身,皆有出口成诗之才,今日一见……我说咱们能别继续丢人了幺,驴唇不对马嘴,你们不害臊我还害臊!」
「哈哈哈哈哈哈……」
赵贞吉、李凤来、章允贤等一干新上任的巡按御史开怀大笑,笑的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今日他们便要一同赶赴山西,去办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内阁首辅夏言和左都御史王廷相昨夜特意召集他们办了一场践行宴,席间终于向他们交了一回底。
因此他们也已经知道了鄢懋卿在太原府的壮举,此刻心中对鄢懋卿满是崇敬,将他当做了朝臣之楷模,我辈之先锋。
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这回要去办什幺样的大事:
他们即将借着鄢懋卿打开的局面,前往山西各府推行「考成法」,以山西为试点整饬吏治。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考成法」推行成功之际,便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丈量田产,清查漏税,退田于国,还田于民!
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事!
事实上,朝中每一个人都知道大明这些年来,朝廷争粮田产连年减少,甚至已经不及永乐年间一半,以至于国家财政日益艰难,百姓却还穷困逃亡,故额顿减的真正原因所在。
无非就是「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罢了。
然而都看得出来,却不代表有人愿意去办。
纵使有人愿意去办,也不见得就能办成,毕竟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利益,必定面临严峻的阻碍。
而现在鄢懋卿打开的这个局面,便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罕见契机……
杀鸡儆猴也好,杀一儆百也罢。
鄢懋卿已经在太原府替朝廷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一定时间内必定令山西官员噤若寒蝉,推行新政所受的阻碍比之以往必定会少上一些。
而他们。
便有幸亲自参与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变局之中,得到了施展抱负和理想的宝贵机会,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还是我来提一杯吧!」
赵贞吉止住笑意,大声问道,
「诸位可还记得悬挂于稷下学宫门前的宫对?」
众人顿时挺起胸膛,与他一同朗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