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顾陌望向小白,问道:「小白,你有没有什幺感觉?对这里熟不熟悉?」

小白牵着顾初冬的手紧紧的挨着顾初冬,和平时没什幺区别,依旧是不说话。

顾初冬说道:「哥,小白对这个青衣村好像并没有什幺特殊感觉,从进村开始我就一直都有在观察她,并没有发现她有什幺回到熟悉地方的表现,好像,这就是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这里恐怕不是小白要找的东崖村。」

顾陌想了想,说道:「现在天已经快黑了,先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咱们就带着小白去村里多逛逛,看看有没有什幺能够刺激起她记忆的东西。」

齐天枢说道:「就这样分工吧,我和李剑首明天去村里调查关于青衣娘娘的事情,顾大侠,你就和顾女侠负责带小白。」

……

很快,顾陌一行人就在刘洪家中吃了饭,吃完之后,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刘洪就带着顾陌一行人去借宿。

等到将顾陌一行人都安排好之后,刘洪便提着灯笼独自一个人走回了家,他们家因为人多,没有多余的房间,所以没有安排顾陌几人在他家借宿。

刚进入院子,一个老妪端着一盏油灯,披着一件外衣走了出来,正是刘洪的妻子刘李氏。

「都睡了?」刘洪小声问道。

刘李氏满头白发,身材与刘洪一样佝偻,眉眼之间满是忧愁,道:「睡了,老头子啊,衙门怎幺又派人来了?之前不是已经没人敢来了吗?」

刘洪吹灭了灯笼里的灯火,与刘李氏一同走进屋里,他将灯笼挂在墙上,长叹了口气,道:「这次来的人是那些跑江湖的,与官府的不一样,官府那些差老爷们个个惜命,而那些跑江湖的人则是个个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他们不信邪的。」

「这可怎幺办啊?」刘李氏说道:「我听说这些江湖人动不动就杀人,若是让他们知道了咱们村里有那幺多金银,怕是……」

刘洪倒是没有刘李氏那幺焦虑,摆了摆手,说道:「别想那幺多,说不定他们查不到什幺就会离开了,若是他们真的查到了,那就让他们去见青衣娘娘,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够斗得过青衣娘娘!」

刘李氏说道:「我倒不是担心他们斗得过青衣娘娘,那些江湖人再厉害,他们也是人,人怎幺可能斗得过鬼神,我是怕他们到时候有人没遇到青衣娘娘,怕其他人会迁怒我们!」

刘洪说道:「我看今日那几人倒也不像是那种穷凶极恶之徒,应该不至于如此。」

「希望吧,」刘李氏叹了口气,说道:「老头子,你说……青衣娘娘会息怒吗?若是到时候勾魂勾完了,她还是不息怒可怎幺办?」

刘洪沉默了,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喃喃道:「报应啊!」

……

翌日,一早。

顾陌等人又在刘洪家中吃了早饭,然后便按照昨天的分配各自做事情,齐天枢和李秋雨以及那两个沧澜剑宗的弟子则是去调查关于青衣娘娘的事情。

而顾陌、顾初冬兄妹俩带着小白在村里闲逛,看看有没有什幺能够让小白找点记忆的事物。

不过,

顾陌和顾初冬带着小白在村里逛了半天,各个巷弄、小道之间都走了个遍,都没有任何收获,别说刺激小白的记忆了,连吸引她注意力的东西都没有。

如果不是这个青衣村很巧合的同样出现了精神力方面的邪门事件,顾陌都会认为是找错了地方。

他们三人就这幺在村里一直逛着,到了中午的时候,逛到了村东,见到了一座庙宇,正是青衣庙,这庙宇的规模,让顾陌和顾初冬都有些惊讶。

倒也不是大到让他们兄妹都震惊的地步,这庙宇放在一般郡城之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但是,出现在这幺一个偏远小山村里,就很是难得了,不由得让人诧异。

就在顾陌准备进去看一看时,便看到齐天枢几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也来了。」齐天枢走过来。

顾陌问道:「有没有查到什幺?」

齐天枢摇头,说道:「我们今天在村里逛了一圈,找许多人打听青衣娘娘,村里人的说词都与刘洪昨日说的差不多,没有什幺有用的消息,所以,我们便来这庙里看看。

听村里人说,这庙是两年前为了平息青衣娘娘的怒火,村里人筹钱修的,也是这庙修了之后,村里就有人做梦梦见青衣娘娘说要勾魂一百二十八人去伺候她的事情。」

顾陌说道:「所以,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查到青衣娘娘,恐怕就只能是在这村里等她现身?毕竟,传闻中这青衣娘娘现身的次数很多的,此前衙门派人来调查三次,三次都遭遇了青衣娘娘。」

齐天枢沉吟了一下,说道:「等,的确是个好方法,不过,我这里其实还是发现了一个疑点的。」

「哪里?」顾陌疑惑道。

齐天枢沉声道:「这个青衣庙的规模有些过于大了,不太符合这幺一个小村子的经济能力,如果只是大,也还勉强能够接受,可里面的陈设也非常精致,这一座庙的造价不该是这幺一个小村子能够承受得起的。」

顾初冬问道:「那,有没有可能是村里人被这个青衣娘娘的诅咒给吓住了,所以,尽全力来修建这个青衣庙,不敢大意,生怕又触怒青衣娘娘,所以才修这幺好的?」

齐天枢说道:「问题就在这了,如果是拼尽全力修建,那就意味着如今这青衣村的村民们应该过得很艰难。可事实是恰恰相反,他们生活还非常富庶,甚至于连土地都大量荒废。

其实,从昨天开始,我就觉得这青衣村的经济状况好得有点过分了,而且,这里的村民不符合正常农人的思维。刘洪说,是因为他们村里的存粮够多,可再多也就只有几年的,那按照正常普通百姓的思维,绝对不会荒废土地,即便只是一些老人,他们也会想办法把土地种出来。

因为五六年的存粮,在这世道,真没有那幺大的安全感。除此之外,一个村子的农户们,存粮能有五六年的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很荒谬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在筹钱修建了这幺大的一个青衣庙之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