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鸣谦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前,特意清了清嗓子,努力调整着发音,用带着明显卷舌音的、努力模仿的普通话开口——他知道这位京都来的厂长更习惯听普通话:
“赵厂长,跟您汇报一下发言稿的事。”
赵国栋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投过来,带着询问,像两束探照光。
“情况有点突发变化。”
韩鸣谦语速平稳,尽量清晰地表达,每一个字都斟酌过:
“周炳生同志家里突发急事,小孙子高烧惊厥,情况非常危急,他刚刚请假紧急送孩子去医院了。
稿子的事,他确实无法完成了。”
他观察着赵国栋的反应,见他眉头微蹙,但镜片后的眼神并未流露太多情绪,只是示意他继续,便接着道:
“临走前,老周极力推荐了阳光明同志接手。
他特别强调,小阳同志近来进步非常显著,对政策精神的把握和厂里实际工作的结合做得越来越好。
文字能力也提升很大,认为他完全有能力、有把握接下这个重要任务。
是‘有把握’,老周的原话。”
赵国栋身体微微后靠,离开了桌面,捏了捏鼻梁。
手指在光洁的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富有节奏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