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手里的文件被他捏得皱巴巴、湿漉漉,像他此刻被汗水浸透、狼狈不堪的心情。

阳光明站在稍后的位置,一直冷静地观察着局势。

他看到刘干事眼神里的窘迫、动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和退缩。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需要给这个被逼到墙角的干事一个台阶下,也需要代表大家正式表明立场,结束这场“围攻”,把压力转向街道上层。

他往前稳稳地走了一步,恰好站在众人稍前的位置,成为焦点。

他的声音平和但清晰有力,瞬间盖过了所有的议论和质问,带着一种总结陈词般的权威和不容置疑:

“刘干事,大家的困难、大家的担忧、大家的反对意见,你刚才也都亲耳听到了,亲眼看到了。”

他伸出手,有力地指了指周围一张张紧绷的脸,狭窄拥挤的空间,堆满杂物的角落,最后指向头顶那方小小的、即将不保的晒台。

“不是我们不支持国家政策,实在是这里的客观条件不允许!空间就这么大,人塞进来,安全、卫生、生活,哪一样能保证?”

他语气加重:“硬要改造,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和矛盾,安全隐患随时可能爆发,邻里关系也会彻底搞僵!最终谁都落不了好,街道的工作也难做!这是把好事办坏!”

他环视众人,然后目光重新锁定刘干事:“我们四户人家,今天都在这里,态度很明确:坚决不同意改造晒台!这个口子不能开!”

他最后放缓语速,却字字清晰:“请刘干事务必把我们今天反映的这些实际困难,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向上级领导如实汇报!

我们相信,街道领导是讲道理、明事理的,会充分考虑这里的特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这番话,既是总结陈词,也是代表四户人家正式表明了“誓死”反对的立场,没有回旋余地。

同时也将球踢给了街道领导,给了刘干事一个“向上反映”的出路和台阶,还隐含了对领导“明事理”的期望,软硬兼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刘干事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写满坚决、毫无商量余地的脸,听着那些无法回避、令人心惊肉跳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再想想自己包里那份轻飘飘、脱离实际的文件,心里彻底明白了:今天的动员任务,是彻底泡汤了。

硬来?激起群体事件或者安全事故,他第一个吃不了兜着走。

阳光明的话,算是给他递了下台的梯子。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被彻底打败,用那块湿透的手帕再次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近乎哀求的笑容,连声说道:

“这个……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很具体,也很……很实际,很重要!很中肯!大家的难处,我……我都记在心里了!”

他拍着胸脯保证,语气急促而恳切:“我一定把大家的实际困难,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向街道领导汇报!详细汇报!重点汇报!请领导……慎重考虑!慎重考虑大家的意见!一定慎重!”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夹紧了那个鼓囊囊却在此刻毫无分量的公文包,脚步匆匆地转身,甚至被那并不高的门槛绊了一下。

他一个趔趄,狼狈地用手撑了下门框才稳住身形,头也不回地、有些踉跄地跨出了那扇沉重的黑漆大门,身影迅速消失在弄堂昏暗的光线里。

夕阳把他仓惶、挫败的背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弄堂斑驳的墙面上,像一个被驱赶的、仓皇逃窜的影子,很快融入了暮色之中。

天井里,众人看着刘干事落荒而逃的背影,先是静了一瞬,仿佛不敢相信对方就这样溃退了。

随即,压抑的、带着胜利喜悦的议论声如同开闸的洪水般爆发出来。

“走了走了!被我们顶回去了!灰溜溜地跑了!像只斗败的公鸡!”李桂兴奋地拍着手,脸上是扬眉吐气的笑容,声音响亮,仿佛要把昨日的憋屈都喊出来。

何彩云双手叉腰,撇撇嘴,带着胜利者的轻蔑和无比的畅快:

“哼,就会拿政策压人!我们的困难是实打实的!铁板钉钉!看他还敢不敢来硬的!再来,我们还这样顶回去!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在小小的天井里回荡。

张秀英和冯师母蔺凤娇相视一眼,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些许轻松的笑意。

但两人眼底深处的那抹忧虑并未完全散去。

她们是经历过世事的人,明白这恐怕只是第一回合的试探。

区里的文件像悬在头顶的剑,不会因为一个干事的退缩就消失。街道的压力,必然还会再来。

下一次,来的会是谁?带着什么样的条件?

阳光明没有加入庆祝,他静静地看着门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和弄堂里次第亮起的昏黄灯火,神色平静如水,没有太多喜悦。

顶回去,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街道,或者说区里的压力,绝不会就此消失。

刘干事的狼狈,恰恰说明了他们摆出的“困难”是有效的筹码,证明了团结的力量。但这筹码的分量够不够重?能否换来他们想要的“补偿”?

他仿佛已经看到,下一次刘干事再来时,那公文包里或许会装着不同的东西——不再是冰冷的强制文件,而是带着谈判意味的、可以讨价还价的补偿清单。

那才是真正考验智慧、耐心和底线的硬仗。

如何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副食品票、布票、零工指标?如何在四户人家内部公平分配?如何在压力下守住底线?

这些问题,都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石库门的日常生活在短暂的波澜后,复又归于表面的平静。

青灰色的砖墙沉默伫立,窄窄的弄堂里,晾晒的衣物在闷热的微风里无精打采地轻晃。

各家灶间里,飘出晚饭的香气,是咸菜炒毛豆的咸香,或是青菜汤的寡淡。

邻里间碰面,招呼声也一如往常:“吃过啦?”、“今朝天真热。”

然而,这份平静却像一层薄薄的浮冰,底下是汹涌的暗流。

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仿佛揣着块无形的石头,连步履都显得比往日迟缓几分。

做饭时,会下意识看看头顶那片天空;晾衣服时,会担忧地望望那方小小的晒台。

这场尚未结束的公共空间保卫战,如同一道悬而未决的阴影,无声地盘踞在弄堂的每个角落,萦绕在每个人的眉宇之间。

那扇黑漆大门,仿佛成了风暴眼,平静之下,酝酿着下一次交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