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28章 127.据理力争,有理有据,主动让步,自行车票!

就在田主任清了清嗓子,准备正式宣布补偿方案的前一秒,阳光明沉稳地向前迈了一小步,恰到好处地站到了稍显靠前、能被所有人注意到的位置。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年轻人少有的从容、条理和不容忽视的分量,清晰地响起,打断了田主任即将出口的话:

“田主任,耽误您一分钟。”

他的语气恭敬而礼貌,但打断的动作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挑战意味。

田主任被打断,眉头本能地一蹙,锐利的目光瞬间如鹰隼般锁定阳光明。

这个小伙子,她来之前就重点了解过——红星国厂副厂长赵国栋的专职秘书,有点文化,脑子活络。

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在这种时候还敢出头。

阳光明迎着田主任审视的、带着一丝不悦的目光,不卑不亢,语气诚恳而郑重,如同在向上级汇报工作:

“首先,我代表石库门里四户人家表个态。”

他目光扫过姆妈张秀英、陈阿婆、冯师母等人,众人下意识地点头或挺直了腰板,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刚才听了田主任的讲话,我们深刻认识到这次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各家确实都有各自的困难,比如陈阿婆家人口多地方小,冯老师家二小子住房没着落,赵家嫂子担心生计断了来源,我们家……也有自己的难处。

但大家在大是大非面前,都懂道理!都愿意支持田主任的工作,配合街道办完成区里下达的任务!

这一点,请您放心!”

这番表态,既肯定了田主任的权威和工作的正当性,又点明了各家困难是客观存在、并非无理取闹,还把四户人家再次凝聚在“配合工作”的大旗下,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田主任紧绷的脸色稍缓,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这个表态:“嗯,有这个觉悟就好。”

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一些。

阳光明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缓和,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郑重,甚至带上了一丝探讨政策执行细节、为领导查漏补缺的意味:

“其次呢,田主任,有个特殊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向您汇报清楚。

免得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纰漏,影响了组织的威信,以后想弥补反而更麻烦。”

他特意加重了“组织威信”四个字,仿佛完全站在街道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田主任的眼神微凝,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哦?什么特殊情况?你说。”她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能玩出什么样。

阳光明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而稳定,如同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咱们石库门这四户人家,居住情况不完全一样。前楼……”

他看向自家,“是我家。客堂间……”

他看向陈阿婆,“是陈阿婆家。这两处,是祖上留下来的私房,是有房契的,是经过房管所登记确认的。而三层阁……”他看向赵铁民、何彩云。

“和改造过的灶披间。”他看向冯师母,“是租的公房,房管所直管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姆妈张秀英和陈阿婆,两人都下意识地点点头,腰杆挺直了些,脸上露出一种“我们有凭据”的底气。

这是他们手中最硬的底牌之一。

“最关键的是……”

阳光明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也精准地砸在田主任试图回避的关键点上:

“晒台和灶披间,虽然现在作为公用区域,大家晾晒衣物、堆放杂物,但当初建这石库门的时候,设计上就是附属于前楼和客堂间的配套空间。

老房契上可能没单独写,但老邻居们都清楚,从法理和情理上说,它们本就有一部分属于我们两家私房户所有。

这一点,老邻居们可以作证,街道的老档案里,应该也能找到相关的记录和说明。”

他言之凿凿,有理有据。

天井里一片寂静,只有阳光明沉稳的声音在回荡,清晰地剖析着产权这个敏感而核心的问题:

“所以,田主任,这次改造,要动用的晒台,严格来说,并非完全是‘公有空间’。

它涉及到我们两家私房户的部分权益。

我们两家愿意支持街道办的工作,也愿意配合改造。但是……”

他特意加重了“但是”二字,看向田主任,眼神坦荡而诚恳,仿佛在善意提醒。

“田主任,我们组织的政策,一向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尊重和保护群众的合法财产权益。

您工作繁忙,日理万机,可能一时疏忽,忽略了石库门里这特殊的产权情况。

我觉得有必要指出来,免得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无意中违背了组织这条基本原则,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损害了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这要是传出去,或者将来有人较真,对街道办的工作,对您……恐怕都不太好。”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八个字,像一道无形的、却威力巨大的闪电,瞬间劈开了田主任刻意营造的强势气场!

它精准地击中了政策执行的核心原则和道德制高点!

田主任的脸色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锐利的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惊愕和凝重!

她千算万算,没算到眼前这个年轻秘书,竟如此精准狠辣地抓住了这个她原本可以模糊处理、却绝对无法在明面上否认的政策死穴!

产权问题本就敏感,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组织铁的纪律,是高压线!

她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最不怕的就是胡搅蛮缠、哭天抢地的撒泼。

但对于阳光明这样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句句打在政策原则上的隐形指责,却无法用强硬的态度去驳斥。

尤其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补偿多少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工作作风、政策执行是否出现偏差的政治高度!

一旦被坐实“侵占群众合法财产权益”的帽子,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没人指出这一点,她可以装糊涂,用“公共利益”、“整体规划”这样的大概念来覆盖,强行推进。

但有人当面、在众人面前指出来,并且点明了产权归属的特殊性,这就是无法回避的原则问题!是红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