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脸上的强硬、戒备、不甘,最终都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疲惫和无奈的妥协所取代。

“你……你想怎么做?”他的声音干涩无力,带着明显的颤抖,几乎低不可闻。这句话问出来,等于他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开始讨论“投降”的条件了。

阳光明知道,这场无声的较量,他已经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他保持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早已想好的、能给彼此保留最后一丝体面的方案:

“殷副科长,我看你这段时间气色一直不太好,人也很憔悴,精神状态大不如前。是不是身体真的不太舒服?

财务工作压力大,琐事多,千头万绪,确实耗神费力,积劳成疾也是常有事。”

他的话语听起来像是同事间真诚的关心,但殷永良立刻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我觉得,或许趁着这个机会,休个病假,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阳光明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继续说道:“等身体养好了,安稳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厂里领导申请,调到一个相对清闲一点、压力小一点的岗位上去,继续发挥余热,为厂里做贡献。

我想,厂领导一定会体谅和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实际困难的。”

阳光明的话说得很委婉,很客气,甚至带着关怀,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主动请辞副科长职务,体面地调离财务科这个是非之地。

殷永良的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彻底褪尽了,变得一片惨白。

他闭上眼睛,头颅微微垂下,陷入了长达一两分钟的沉默。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远处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阳光明也不催促,耐心地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最终的结果,去做出最后的决断。

这是一种胜利者的宽容。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殷永良才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睁开了眼睛,眼神灰暗,空洞,充满了无尽的挫败感和屈辱。

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声音低哑得如同叹息,很快消散在空气里:“……好。我……我知道了。”

三个字,仿佛用尽了他生命中最后残存的所有力气和尊严。

说完,他挣扎着站起身,没有再看阳光明一眼,也没有再看桌上那两份决定了他命运的文件,脚步有些踉跄,又有些虚浮地走出了办公室,背影显得格外苍凉、落寞和孤寂,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阳光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殷永良消失的方向,听着那蹒跚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失,才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事情的发展,比他最初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殷永良,终究还是个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害的聪明人。

几天后,财务科内部传出消息,殷副科长因长期劳累,身体严重不适,需要住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休养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天,一份由殷永良本人亲笔签名、提交的申请报告,经由刘金生转递,送到了厂人事科。

报告中,他以健康状况急剧下滑,医嘱强调需绝对静养,难以继续胜任财务科繁重复杂的工作为由,情词恳切,充满无奈与感激地恳请组织考虑其实际困难,将其调整到一个相对清闲的岗位工作,以便安心休养。

报告写得情真意切,充满了对组织的感激和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无奈,看不出丝毫被迫的痕迹。

厂领导很快做出了批复,同意了殷永良的请求。

考虑到他为工厂服务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终将其调往厂工会下属的职工活动中心,担任了一个管理图书报刊的闲职,待遇保持不变,算是给了他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场方式。

这个消息再次在财务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强度甚至超过了上次四组和五组组长被免职。

自从上次两组组长被突然免职之后,科里众人表面上不敢议论什么,但私下里都心照不宣地猜测接下来必然还有一场更激烈的、真刀真枪的龙争虎斗。

大家都暗暗等着看新来的后台硬实的阳副科长,和根基深厚、经营多年的殷副科长之间,如何上演一场精彩的较量。

万万没有想到,这场预料中本该火星四溅、激烈碰撞的风波,竟然以这样一种近乎无声无息、波澜不惊的方式迅速落幕。

他们几乎没看到阳光明有什么明显的大动作,甚至没听到两人之间有过任何一次激烈的争吵或公开的冲突,殷永良就突然称病,然后如此迅速地主动请调了。

这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结束得干净利落,甚至带着一点诡异的平静。

众人再看向阳光明时,目光里已经不仅仅是之前的敬畏,更多了几分高深莫测、难以揣度的感觉。

这个年轻的副科长,手段如此老辣果决,心思如此深沉难测,不动声色之间,甚至未曾公开撕破脸皮,就化解了科室内部最大的阻力,其城府、耐性和手腕,远远超乎了他们最初的想象。

一种真正的,混合着强烈敬畏和高度谨慎的情绪,开始在科室里悄然弥漫开来,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更加小心翼翼地规范着自己的言行,工作效率似乎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几分。

殷永良的调离,使得财务科再次恢复了一个科长加一个副科长的常规领导格局。

阳光明也借此机会,真正在财务科确立了自己不容挑战的威信,彻底站稳了脚跟。

他开始更加自如地行使副科长的职权,安排工作,召集会议,他的指示得到了更迅速、更有效的执行。

与此同时,他与刘金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平衡状态。

表面上,两人关系和谐,工作配合默契。

刘金生依旧是那个笑容可掬、关心下属、处事圆滑的科长,对阳光明的工作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至少在明面上绝对挑不出任何毛病。遇到科室重大事项,他也会主动找阳光明商议,表现出充分的民主。

阳光明也保持了足够的谦逊和对正职领导的尊重,遇到重要事项都会主动向刘金生汇报请示,维护着科长的权威和面子,从不越权行事。

但两人心里都如明镜一般清楚,那层和睦融洽的面纱之下,是各自的极度谨慎、暗中观察和必要的防备。

一种新的无形的界限,被清晰地划分出来。

阳光明很清楚,自己来财务科时间尚短,虽然以雷霆手段挤走了殷永良,初步立威,但根基尚浅,羽翼未丰,当前最重要的依然是稳定局面,理顺工作,积累人望,而不是急于求成地进一步去挑战刘金生经营多年的权威。

维持目前这种表面上的和谐与平衡,对他最为有利。

刘金生同样是个极其谨慎、稳妥且有耐心的人。

他在阳光明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排挤走的打算,随着殷永良的意外出局和阳光明的迅速站稳脚跟而彻底落空。

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年轻副手所拥有的能量和手腕。

在形势未明、看不清对方底牌之前,维持现状,相安无事,静观其变,边走边看,无疑是他作为正职最稳妥、最安全的策略。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博弈并未结束,只是转入了一个新的、更加隐晦、更加考验耐性和智慧的阶段。

财务科的算盘声依旧噼啪作响,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每日依旧,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科室里的每一个人,从科长到最基层的记账员,心里都无比清楚地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地不可逆转地不一样了。

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悄然确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