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领导就算暂时不批,或者另有考虑,也不会怪罪他郎天瑞积极为科室争取利益。

这比他现在就急哄哄地去岳书记面前刷存在感、表忠心,要高明得多,也稳妥得多!

郎天瑞脑子里飞快地转过这些念头,背后竟然微微出了一层细汗。

他看向阳光明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恍然大悟,有钦佩,也有一丝自愧不如的感慨。这小子……眼光太毒了!心思太活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些,顺着阳光明的话茬往下接,仿佛刚刚被点醒:“哎呀!你看我这脑子!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忽略了!”

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做恍然大悟状,“可不是嘛!咱们劳资科,尤其是核算组,任务一年比一年重,正式编制却几年没增加了,确实该打报告申请增加人手了!

特别是能直接上手干活的骨干!光靠临时工,很多核心工作确实不敢放手,影响效率和准确性啊!”

他越说越顺,仿佛这个念头真是他自己刚想出来的: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咱们科里都有……快三年没申请过临时工转正了吧?我都快忘了这流程了。

以前总想着不给领导添麻烦,自己能克服就克服。

现在看,实在是跟不上工作需要了,是得写个申请,郑重地向厂领导反映一下实际困难!”

阳光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赞同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推崇:

“郎科长您真是急群众所急,想领导所想。

工作上遇到困难,首先想到自己克服,不给上级添麻烦;但实在克服不了,为了工作大局,也能主动站出来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争取支持。

像您这样的科长,下能得到同事们的真心拥护,上能受到领导的信任和表扬。”

他顿了顿,看着郎天瑞,语气显得很真诚:“在这一点上,我真得向您好好学习。不光要会埋头干活,还得会适时地、有理有据地为科室争取应得的资源和支持。这才是真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郎天瑞被阳光明这番“吹捧”,说得心里既舒坦又有点汗颜。

舒坦的是,阳光明这话说得漂亮,把他拔高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汗颜的是,这主意明明是阳光明点拨他的,现在倒成了他郎天瑞主动体恤下属、勇于争取了。

他不由得笑骂了一句,语气亲昵:“你小子!少给我戴高帽!鬼心眼儿比谁都多!”

但他心里却是啧啧赞叹:这个阳光明,年纪轻轻,工作上雷厉风行、能力出众也就罢了,偏偏在人情世故、谋略算计上还如此老辣周全,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往往让他们这些老资格都自叹弗如。

就拿光耀转正这件事来说,他虽然已经有了向岳书记靠拢、争取好感的想法,但若是没有阳光明今天这一番“无心”的提醒,他大概率会按照原计划,先去岳书记那里频繁汇报,等着领导暗示或发话。

那样最后即便办成了,他落下的人情,可能也就是个“会办事、能领会领导意图”的印象。

但阳光明给他指点的这条路,却是让他郎天瑞主动作为,以科室工作需要为由,正式打报告申请。

这份报告递上去,里面再巧妙设置一些只有阳光耀符合的条件,领导们自然心知肚明。

关键是,劳资科确实多年未申请,理由充分,程序正当。

只要报告写得扎实,领导批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样一来,他郎天瑞就成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干下属,是在岳书记开口之前,就替领导分忧解难的贴心人!

这其中的差别,可太大了!

这阳光明,简直是把他郎天瑞往前推了一步,还送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和表现机会!

郎天瑞心里又是感激又是佩服,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阳光明又貌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声音压得更低了些:

“对了,郎科长,这申请报告写好了,是不是得先送到赵国栋厂长那里请他首签?

厂里人事方面的报告,以前赵厂长不怎么关心。

但领导关不关心那是领导的事儿,咱们做下属的还是得拿出态度来,你说对不对?”

郎天瑞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按惯例,一般是先送到岳副书记……”

他的话戛然而止,脑子里像是有道闪电划过,瞬间明白了阳光明更深一层的用意!

阳光明看着他,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明显的引导意味,继续轻声说道:

“嗯,赵厂长主管生产,对各科室的实际人力需求最了解,他先签字认可,这份申请的分量就更足了。

等报告流程走到岳书记那里的时候,您最近要是没什么特别紧急需要请示汇报的事,其实也不必特意为这个去打扰岳书记。

一切按正常程序走就好。

跟科里同事们闲聊提起时,也可以顺便说说报告是送赵厂长审批了,毕竟赵厂长主管生产,最了解基层人力需要,他的判断肯定错不了!”

郎天瑞只觉得心头震动,他彻底明白了!

阳光明这是在教他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更漂亮、更稳妥、更不着痕迹,甚至……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附加效果!

第一,先找赵国栋厂长首签。

赵国栋是厂里二把手,主管生产,一般不插手人事上的事情,但某个岗位缺不缺人,理论上他更有发言权。

如果他觉得劳资科申请合理,签了字,那这事就等于先过了二把手这一关。

万一,他只是说万一,岳兴国书记那边出于某种考虑暂时不同意,或者对阳光耀另有安排,这份被赵厂长认可了的申请就算最终被搁置或驳回,他郎天瑞也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在赵厂长那里留下了积极为科室争取的好印象。

而他的那份“心意”,岳书记只要不傻,也能猜到,会记在心里。

第二,如果岳兴国书记同意,那么在有赵厂长首签的前提下,他只需要顺水推舟地也签个字,事情就圆满办成了。

这样既避免了岳书记直接插手安排自己“准女婿”的嫌疑,显得公正合规,又让郎天瑞成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臣,岳书记自然会承他这份情,而且这份情因为做得巧妙,会显得更重。

第三,也是最精妙的一点!

岳兴国副书记会因此欠下赵国栋厂长一个小小的、几乎微不足道的人情——毕竟赵厂长是基于工作需求,率先批准了这份申请,合情合理,撇清了这件事和岳副书记的关联。

虽然对两位厂领导来说,安排一个正式工编制可能只是小事一桩,但赵国栋无形中承担了“首签”的责任,某种程度上替岳书记分担了潜在的舆论风险,也让岳书记避免了直接以权谋私的嫌疑。

这件小事,很可能成为赵厂长和岳书记之间的一个微妙的积极的互动契机。

而这第三点,郎天瑞相信,很可能才是阳光明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阳光明是赵国栋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是公认的“赵厂长的人”。

而将来,他又会和岳书记成为亲家。

如果赵厂长和岳书记能因为这件小事,开始建立起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甚至更进一步的合作关系,那么阳光明身处其中,就能左右逢源,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大!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工作编制的范畴,而是借此机会,凭借这么一个微小的契机,在巧妙地推动厂领导层面的合作格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