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我也能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毕竟这半地下式蔬菜大棚是个新鲜事物,她也是担心我赔钱了,还不上贷款。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白云笙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李哥,我觉得你的经历就很传奇,你想不想把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

听到这话,李哲愣了神,想到了一个港岛社会大佬,好像就是以自身的经历拍摄了一部电影,结果电影刚拍完就被警方拿来当证据,把自己送进去进修了。

李哲现在还只是赚点小钱的小角色,这种活人立碑的事儿,他可不想干。

“我的经历没什么好拍的。我觉得还是拍摄一些有趣或有戏剧冲突的剧情比较好,爱看的人多了,电影才能起到宣传效果嘛。”李哲说道。

魏敏说:“李哥,带我们去其他大棚看看吧,我还想多拍几张照片呢。”

白云笙也起身道:“对对对,我也想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干活的。”

“大家伙都在新大棚那边干活,我带你们看看。”李哲领着他们走向新扩建的大棚。

一行人来到了十三号大棚,朱益民正在领着一群人忙活。林小虎见到李哲后,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李哥,您回来了?”

李哲点点头:“各位都停一下,我给你们介绍两位客人。这位是京城电视台的摄影师白同志,他来帮助咱们拍摄一部大棚题材的宣传电影;这位是晨光日报的魏记者,也是来给咱们做新闻采访。大家欢迎!”

众人放下手上的工具,热情地鼓掌。林小虎用好奇的神色看着两人,跟一旁的葛青山交头接耳,不知说了些什么。

李哲指着朱益民介绍道:“这位是朱益民朱哥,也是我们蔬菜大棚的技术员。我不在的时候,都是他带人照顾蔬菜大棚的。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魏敏眼中满是好奇,迈着小碎步走到人们干活的地方,指着一堆育苗盘问道:“这些黑色塑料壳是干什么的?里面还有一堆小格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东西。”

朱益民答道:“这个是育苗盘,每个小方格都是一个独立的育苗空间,可以长出一颗或几颗苗。等这些苗长大、变得强壮,再移植到大棚里种植。”

魏敏哪懂这些,她只知道蔬菜是在地里种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育苗,什么叫移栽。对着朱益民仔细问了一通。

朱益民耐心地解释,将育苗、移栽的过程和优点告诉她。

“我看着大棚里都栽种了不少的蔬菜,又培养了这么多新的蔬菜苗,打算往哪里种啊?”魏敏问道。

李哲解释道:“我之前不是说过吗?我们还要扩建10亩蔬菜大棚。等大棚建好之后,这些长壮蔬菜苗也可以移栽了。这样提前育苗,可以缩短蔬菜的种植周期,提高蔬菜大棚的利用率。”

魏敏点点头:“真没想到,种菜还有这么多门道!”

随后,李哲又带他去其他几个大棚看了看,满足了白云笙和魏敏的好奇心。两人对蔬菜大棚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魏敏说:“李哥,我这次实地查看蔬菜大棚后,对于反季节蔬菜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回去之后再写一篇相关的报道。一会儿咱俩再谈谈,我再给您做个简单的采访。”

“采访好说。”李哲看了一眼手表:“时间不早了,你们转了一下午,估计饿了吧?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慢慢聊。”

晚上,李哲设宴款待两人,向两人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今年的蔬菜大棚种植计划。

第二天一早,魏敏带着新采访收集的资料返回京城,准备写两篇报道。一篇是关于蔬菜大棚种植的,还有一篇是“蜀香居反季节蔬菜美食专栏。”

本质上说这两篇报道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白云笙并没有离开。他觉得在这里很有灵感,更容易收集蔬菜大棚剧本的素材。剧本完成后也会更接地气、更真实。

他昨晚住在村里,有些不适应,熬到后半夜才睡着。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8点多了。

“白摄影师!”

“白摄影师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