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有些担心:“老二,这样做生意能行吗?我听着怎么感觉心里有些不踏实?”
“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种做法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在可控范围内,问题不大。”
实际上,李哲只是拿出一小部分钱去投资。不要说失败了,就是这笔钱一分钱都收不回来,对于他的影响也不大。
老李追问道:“那第2批送往外贸公司的罐头,你是想要现金,还是以物换物?”
这个问题李哲也在想。如果是要现金支付,这个周期相对长一些,短则10天,多则一个月。以物易物相对来说更稳妥,但前提是有合适的物资以及出手的渠道。
李哲已经囤积了一批化肥和农药,在蔬菜大棚没有扩张到一定规模前,他暂时不准备再购买农药和化肥。买得太多,储存不当也是个问题。
“李哥在吗?”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在!进来吧。”李哲站起身。
大棚的门帘掀开,白云笙抱着一个本子走了进来:“李叔、李哥好!”
李哲搬了把凳子请对方坐下,笑着说:“白导,今天晚上吃饭怎么没有看到您?”
“哎哟,李哥。我算哪门子白导?都是他们瞎叫的。”白云笙咧着大嘴叉子笑了。
“白导”这个称呼让老李听着有些懵,略一琢磨才明白:白云笙是拍摄大棚宣传影片的导演,所以才会叫白导。甭说,这称呼还怪好听的。”
李哲将瓜子递过去:“白导,大晚上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哥,《大棚爱情故事》的剧本已经初步完成,我想拿给您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我再改。”
李哲有些意外:“哦,这么快就完成了?我以为还得再等几天。”
“李哥,一部好的电影剧本要经过多次的讨论、打磨、修改。好的剧本基本上没有一稿定型的。”
说话间,白云笙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李哲:“李哥您看看,这就是我写的剧本。”
李哲接过一沓厚厚的手稿,上面写写画画、修修改改,看起来有些吃力:“要不您给我简单介绍一下?”
“那也行。咱们这部电影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条线是技术推广,第二条线是情感发展。这两条线是交织在一起的。”白云笙接过剧本,指着上面的标题:
“第二就是电影角色的塑造。我根据咱们大棚的情况塑造了几个有特点的角色。
第一个角色就是周青禾——一个京城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为了响应菜篮子工程的号召,来到农村推广蔬菜大棚技术,也是间接地给咱们老百姓宣扬一下菜篮子工程。
第二个角色就是林小虎——这小伙子机灵,对拍电影也感兴趣。
周青禾来到农村之后就借住在他们家,一来二去相处的多了,林小虎就被这个京城大学生周青禾吸引了,产生了爱慕的心理,甚至做一些献殷勤的表现。
这个时候有人不乐意了,引出了第三个角色,林小虎青梅竹马的女邻居虎妞。虎妞从小就喜欢林小虎,三个人之间有点类似于欢喜冤家的剧情。”
老李搓了搓手笑道:“嘿,你别说,这剧情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啊。不过你光说爱情了,也没讲蔬菜大棚的事啊。”
“李叔您别着急啊,这不是还有男主角吗?”白云笙笑着说:
“这男主角就是一门心思种蔬菜大棚。男主角家里比较穷,但人聪明有志气,也懂种菜,就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建蔬菜大棚。
女主角周青禾特别欣赏他这一点,也会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农业知识帮助他。最终反季节蔬菜上市赚钱了,两人也在相处中对彼此有了好感。”
老李好奇:“这男主角你准备让谁演?”
“朱益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