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顿了顿,又指著地上的草图细说:“就餐区的桌子,我建议用『行列式』摆,每张按 4人座算,加上周边通道,每张大概占两三平米,两百人就需要 50张桌子;

另外,还得预留 1.2到 1.5米宽的主通道,横向设 2到 3条,纵向设 2条,这样工人吃饭或者开会时,进出方便,也不挤;

取餐口也得设 3到 4个,每个差不多能服务 40到 60人,免得大家排队打饭浪费时间。”

李哲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等刘金亮说完问:“刘师傅,按这个方案,建这食堂大概要多少费用?”这也是李哲最关心的问题。

刘金亮抬头看李哲:“李老板,食堂內部您打算咋装修?是简单刷个墙、铺个水泥地,还是想弄好点?”

李哲毫不犹豫:“就简单装修,墙面刷白,地面铺水泥,能保证乾净整洁就行,我主要想建个实用的地方,不用太哨。”

刘金亮低头琢磨会儿,手指在地上轻轻点著,算著人工和建材费用,然后抬头说:“李老板,最近物价波动大,水泥、钢筋这些建材价格一天一个样,具体数我现在没法算太准。

不过按我的经验,要是简单装修,加上人工和所有必需的建材,整个食堂建下来,大概得八千到一万块。”

这个预算在李哲预期之內,他鬆了口气,笑著说:“这样,刘师傅,回头您给我做个详细的造价表,列清楚人工、建材各项费用,我还得跟公司其他股东沟通这事,等大家都同意了,咱们就儘快开工。”

“没问题!”刘金亮痛快答应,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情——他也盼著拿下这工程,不光能多挣钱,还能跟李哲处好关係,以后说不定有更多合作机会。

四人又在地里聊了会儿建食堂的细节,比如门窗朝向、通风情况这些,之后就往李家三號蔬菜大棚的方向走。

刚走到大棚边上,就看见王荣生和王秀英急匆匆往一辆蓝色三轮车上爬,葛青山坐在驾驶座上,握著方向盘叮嘱:“大舅、大姨,慢著点,別摔著。”

老李见两人脸色慌张、脚步匆忙,赶紧上前疑惑地问:“大哥,秀英,这是咋了?出啥事了,这么著急?”

王秀英一边往三轮车上爬一边喘气:“慧兰羊水破了,已经送镇卫生院了,招娣刚让人传信来,让我们赶紧过去看看,说不定马上要生了!”

老李一听也急了:“这么大的事!我跟你们一起去,多个人也能搭把手!”

“你別去了,在家等消息吧!卫生院那边人多也没用,要是有啥情况,我们再给你打电话。”王秀英摆了摆手,说完催葛青山:“青山,快开车,別耽误时间!”

葛青山应了一声,猛地踩下油门,三轮车“突突突”冒著黑烟,往镇卫生院方向跑去。

老李站在原地,看著三轮车渐渐远去,直到看不见,才转过身对一旁的李哲嘆气:“你姨夫盼儿子盼这么多年,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要是再生个女儿,他那脾气,指不定又要闹成啥样。”

李哲听了,笑了笑没说话——人这一辈子,有得必有失,没必要太执著。

他抬手腕瞅了眼表,时针都指到十一点了,转头对老李说:“爹,我今儿晌午约了陈镇长吃饭,您一块儿去不?”

老李赶紧摆著手,脸上有点儿不自在:“我就不去啦,你们聊的都是正经事,我去了也搭不上话。你还是带百万去,他更懂这些场面事儿。”老李麵皮薄,怕到饭桌上露怯,给儿子丟脸。

李哲知道父亲的心思,也不勉强,只叮嘱:“今儿白导演可能回来,您到时候帮著招呼下。”

老李一听白云笙要回来,脸上立刻笑了,眼睛都亮了:“呦!白导要回来了?可有日子没见了。昨个小虎和青禾还念叨他,甭说,这么长时间没见,我还真有点想他。”

李哲笑著说:“那正好,他这次回来会多待几天,开始著手拍摄纪录片。”

老李又疑惑地问:“我记得之前你说,白导是来拍电影的,咋又改成纪录片了?”

李哲解释:“电影也要拍,纪录片也要拍,这不衝突。纪录片主要拍咱们种蔬菜大棚的过程和村民生活的变化,挺有纪念意义的。”

老李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成吧,多拍点咱们村的事,让外面人也看看咱们村的变化。”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