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看著父亲,暗道:这个老李同志,一点上进心都没有,隔段时间就得敲打一下。
“爹,您想多了。”李哲笑著哄道,“您负责的是合作大棚,主要跟种植户打交道。年纪轻了压不住场,您这个岁数,又跟村里人熟,说话才有人听,正合適。
您认识字,会算帐,只要愿意学,肯定不比別人差。”
他顿了顿,又笑道:“再说,您年纪真不大。多少人民公僕六七十岁还在岗位,您今年才四十四,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好好干,等明年让我哥给您生个孙子;您不好好挣钱,咋给孙子盖新房。”
“你说得对!是得学习!”一提到孙子,老李眼睛瞬间亮了:“老二,回头你给我买几本书,陈老师说多看书能开阔眼界,我不能给你拖后腿。”
“成!”李哲笑著答应,“回头我不光给您买种植的书,再买几本管理的书,以后肯定用得上。您要是有不懂的,就问陈老师,他肯定愿意教您。”
老李重重点头,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夕阳下,父子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一路说说笑笑,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
京城古桥空调厂家属楼。
五层的红砖楼爬满了青苔,楼道里飘著饭菜香和洗衣粉的味道。
走廊两侧的铁皮门斑驳褪色,每户门前都堆著杂物,有的摆著掉漆的木柜,有的摞著装满咸菜的罈子,狭窄的过道只够两个人侧身错开。
307室的门虚掩著,推开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婴儿奶粉味。
这是间三十来平米的一室一厅,客厅里摆著一张掉皮的人造革沙发,沙发旁挤著一个旧木桌,桌角堆著几件婴孩的新衣服和尿垫子。
墙边靠著两个铺盖卷,蓝色的被面洗得发白,显然是临时搭铺用的。不大的空间里,欢笑声和婴孩的咿呀声混在一起,倒显得格外热闹。
丁志刚手里攥著个搪瓷缸,刚泡好的茶水还冒著热气,他递到岳父王光伟面前:“爸,您先喝口茶。”
他脸上带著藏不住的喜色——前几天妻子王莉生了个女儿,这两天刚从医院回家,岳父母和小姨子特意赶来看望。
王光伟接过缸子,喝了口热茶,看向丁志刚:“志刚,你打算啥时候回厂里上班?”
“我寻思著明天就去。”丁志刚搓了搓手,“这几天歇得也差不多了,莉莉和孩子都稳定了,我妈也过来帮忙照顾,家里有她在,我放心。”
“也行。”王光伟点点头,又叮嘱道,“要是亲家母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就跟你岳母说一声,让她也过来搭把手。莉莉刚生完孩子,身子虚,可不能累著。”
丁志刚连忙应下:“哎,我知道了爸。”
话音刚落,里屋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丁志刚赶紧起身:“爸,您在客厅歇著,我进去瞅瞅。”
里屋是臥室,面积比客厅还小,只够摆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掉漆的衣柜,衣柜顶上堆著几个包裹。
床尾拉著一根绳子,上面晾著几件小小的婴儿衣服,布料软乎乎的,晃悠著碰著墙面。
王莉躺在床上,怀里抱著个裹在粉色襁褓里的婴儿,正轻轻拍著哄她吃奶;陈淑芳和王婷坐在床边,陈淑芳手里拿著块乾净的布,时不时帮王莉擦汗;
丁母则站在床尾,手里攥著个小毯子,眼神一直盯著襁褓里的小傢伙,生怕孩子著凉。
丁志刚一进来,本就狭窄的臥室更显拥挤。他凑到床边,声音放轻:“大妮咋哭了?是不是饿了?”
“没事,小孩子都这样,哭两声就好。”丁母笑著说,“刚餵了两口奶,估计是困了,闹觉呢。”
看著襁褓里的小婴儿吧嗒著小嘴,小手还攥著王莉的衣角,伸手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小脸蛋:“这个小丫头真能折腾,刚安静没一会儿又闹,一会也不让你妈休息。”
“志刚,你去楼下菜市场买点肉,眼瞅著快中午了。”丁母转头对他说,又看向陈淑芳,语气热络,“亲家母,中午別走了,就在这吃,我给你们做炸酱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