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公司直营的种植大棚大约有六十亩,另外还和农户合作了二百多亩大棚,以后还有陆续扩建的计划。」李哲如实回答。

听到这个规模,杨兴斌微微皱起了眉不是觉得规模太大,而是太小了。

要知道,大兴农场光土地就有几千亩,他以前在农场管理时,手下管着上千号人,如今调去四季青公司,恐怕连几十人都管不到。

这让他更加疑惑:这幺小的一家公司,怎幺会让刘总亲自关注?是有什幺他不知道的隐情,还是这位李总在「狐假虎威」?

他忍不住继续追问:「李总,咱们公司的大棚是做提早育苗的,还是延迟采收的?或者是需要烧煤升温的冬暖棚?」

李哲摇摇头,笑着解释:「都不是,我们做的是新一代半地下式蔬菜大棚,利用地暖和日光自然升温,不用烧煤就能让大棚内保持适宜的种植温度,即便到了冬季,也能种出新鲜蔬菜。」

杨兴斌听完,先是满脸不可置信,随即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看过的一份报纸一报纸上报导过一个年轻人,也是在冬天用大棚种出了新鲜蔬菜,还在京城卖出了高价,只是他记不清那人的名字了,只记得好像也姓李。

如果四季青公司真有这样的技术,那刘总关注这家公司就说得通了。想到这里,他心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少了几分,多了些许期待,同时又夹杂着一丝忐忑。

大兴农场到廊方市距离不远,车子驶过收费站后,又开了半小时,便抵达了万安镇。

一路上,李哲不时主动与杨兴斌聊天,询问他的籍贯、以前在国营农场负责过哪些工作等情况。杨兴斌虽都一一作答,但话不多,很少主动开口。

伏尔加轿车最终开到了大营村村北,直接停在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李哲先下了车,杨兴斌也跟着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李哲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杨主管,咱们先去食堂吃饭,等吃完饭,我再帮您安排住处。」

「好的。」杨兴斌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跟着李哲走他的目光被周围一座座育苗棚,以及那些还没遮盖棚膜、露出竹竿骨架的大棚吸引住了。

「这些都是咱们公司建造的蔬菜大棚吗?」他指着大棚,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是的,现在天气还暖和,所以没盖透明薄膜,等盖上棚膜后,既能保暖,又能通过日照升温。」李哲耐心解释道。

杨兴斌快步走到最近的一座大棚旁,伸手拍了拍厚实的夯土墙,又低头看了看下挖一米深、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大棚地基,脸上露出明显的诧异神色。

他在农场工作多年,见过不少育苗棚,也熟悉烧煤炭的暖棚,大致能看懂挖地基、夯土墙的作用。

他忍不住感慨道:「厉害啊,您这可真是大工程!我们农场的育苗棚拢共才几十平米,高度也就一米左右,跟您这大棚比起来,简直像小孩子过家家。「

李哲笑着说道:「工程量大,投入也高,我们修建一座这样的大棚差不多要投入五六千块钱。」

「这幺多!」杨兴斌这下是真的惊讶了即便在国营农场,也不可能为一座大棚投入这幺大的本钱。

「是啊,所以蔬菜大棚扩建难度很大,京城市蔬菜公司才会主动找我们合作。」李哲说道。

「是刘总主动找的您?」杨兴斌再次被震惊到,声音都微微提高了几分。

「没错。」李哲回忆道,「去年,刘总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给京城市蔬菜公司供应反季节蔬菜,可当时我们的产量太低,有心无力。所以今年才下定决心扩建大棚,刘总也特别支持我们。」

这番话落在杨兴斌耳中,让他心中的感受变得格外复杂。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次来四季青公司,或许根本不是「发配」,反而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心中积压许久的阴霾散去不少,多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杨主管,咱们先去吃饭吧,菜该凉了。」李哲再次提醒道。

「好,好。」杨兴斌这才回过神,连忙跟上李哲的脚步,走进了食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