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崭新锃亮,是家里的宝贝一这是大女儿红英高中毕业后,当了村里小学代课老师,用前三个月的工资买的。
他轻轻按下开关,收音机里传来一阵电流声,随后响起了廊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农民创办合作企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他靠在椅背上,听着新闻,眉头却还是皱着,心里依旧惦记着公司的那些事。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铛声,紧接着是「吱呀」一声开门的响动。
李振生探头出去,看见大女儿李红英骑着自行车进了院,车后座上坐着小儿子毛蛋。
李红英是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毛蛋正在读小学,两人一个上班、一个上学,每天都能搭伴回家。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在镇里读高一,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才回来。
「爹,我们回来了!」李红英停下车,把车支在墙根,毛蛋从后座跳下来,
一溜烟跑进了屋,「娘,我饿了,有啥吃的没?「
「快了快了,鸡蛋马上就炒好。」宋大娥从厨房探出头,笑着应道。
毛蛋欢喜道:「哦,太好喽,能吃炒鸡蛋喽。「
没一会儿,宋大娥就把晚饭做好了。
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着炒鸡蛋、炒土豆丝、玉米粥,还有二合面的馒头。
见丈夫脸色还没完全缓和,宋大娥对着小几子说:「蛋儿,去把你爹的散酒拿出来。「
毛蛋的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炒鸡蛋,恋恋不舍地应了一声,小跑着取来散酒,又立刻坐回桌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鸡蛋。
李振生看在眼里,无奈地笑了笑:「吃吧吃吧,毛蛋、红英,你娘专门给你们炒的鸡蛋,趁热吃。「
「!」毛蛋应了一声,立刻夹了一筷子鸡蛋塞进嘴里,含糊地夸赞:「娘炒的鸡蛋真好吃!」
李振生倒了一杯散酒,就着炒土豆丝喝了几口,可心里总惦记着公司的事,
只喝了两杯就放下了酒杯。
晚饭过后,小儿子毛蛋回屋写作业,大女儿李红英则帮着宋大娥收拾碗筷。
宋大娥接过女儿手里的碗,小声说:「甭收拾了,你爹找你有事。「
李红英愣了一下:「啥事啊?」
宋大娥压低声音:「公司发了文件,让员工学习,你爹不识字,你去给他讲讲。」
李红英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成,我这就去。」她走进东屋,看见父亲坐在炕沿上,手里拿着那本《大棚种植手册》,正皱着眉翻看,她笑着说:「爹,听说你们公司发文件了?让我瞅瞅呗。「
李振生瞪了她一眼,「臭丫头,你也来看你爹笑话?「
李红英作势欲走:「爹,你要是这幺说,那我可就不管了,反正挨罚的又不是我。」
「等等!你这丫头,咋跟你爹说话呢?」李振生赶紧喊住她,把桌上的文件递了过去,
「你瞅瞅吧,这二小子就是瞎折腾!不光食堂不免费了,还弄了这些条条框框,教我们咋种地,我种了一辈子地,还用得着他教?「
李红英拿起文件,先看了看标题,又翻了几页,脸上的神色渐渐变了,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嘿,哲哥可以啊,这公司制度弄得板板正正的!就说这薪酬吧,有工资、有绩效、有奖金、还有补贴,看着比我们学校还专业呢。「
「你这丫头,咋还夸上他了?」李振生有些不满,拿起《大棚种植手册》翻了翻,「你看这上面,播种间距、浇水频率、施肥的种类和用量都规定得死死的,差一点都要扣钱,这不是钻进钱眼里了吗?「
李红英放下文件,耐心地劝道:「爹,我知道您是种地的好手,突然让您照着书本上的规矩种,您心里不舒服。
可公司要发展啊,不是所有人都跟您一样有经验,比如新招的那些年轻员工,他们没种过大棚菜,有个手册照着学,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不然菜长得参差不齐,咋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