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就是成果初现的时候。
来到田头,眾人忙碌,將收割好的稻穀捆好过秤,秤旁还摆著一座桌子,二弟宋才正在提笔记录。
宋文走上前去,向几个佃户询问:“今年这收成怎么样?”
“大丰收啊东家!”
“这村子的田都是上好的熟田,我们晚种了几日,最后还能收这么多!”
“我看了看,每亩地起码比平常多收了几十斤,三百多亩就多出两三千斤,这可不得了哩。”
“看来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几名佃户你一言我一语,满是汗渍的面上,流露著丰收的喜悦与未来的嚮往。
“好!”
宋文点了点头,也是十分满意,直接向眾人说道:“我们小黄村能有这样的丰收,全靠土地神庇佑,今年不过刚刚开始,来年还会有更大的丰收,有更好的日子等著我们,所以我宣布,今年所有人的工钱涨一成,秋收之后村里办庙堂,摆酒席,大家一起祭拜土地神!”
“好!”
“东家大气!”
“土地爷神威!”
听到要涨工钱,还有酒席吃喝,一干佃户更是眼亮起来,对著宋文就是一阵吹捧。
宋文摆了摆手,压住眾人话语:“这地里的事固然重要,但书上的事更加重要,村里的私塾已经筹备好了,祭完土地爷就正式开办,到时让你们的子女都来上课,日后考取功名,光大我们小黄村。”
“这个—————
眾人听此,却是迟疑,面面相了一阵,才见一人言语:“东家,姑娘家的就不用去了吧?”
“嗯!?”
宋文眼神一漂,直接看向此人:“为什么不用,又不要你们钱,村里还供吃喝。”
那佃户扭捏说道:“话是这么说不错,可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
话语未完,但宋文已明其意,
虽然村里这私垫的条件很不错,不收学费还供吃喝,但作为农家百姓,他们的一些观念还是扭转不过来,认为女子读书並非好事,既不能像男子一样考取功名,还可能变得不好管教,甚至很难嫁娶,供的那一顿吃喝,也未必及得上其在家里的劳动力。
所以,他们不愿让女儿来。
说实话,宋文对此,也不是很理解。
哪怕在县城,女子读书的事情也十分少见。
但这里不是县城,而是小黄村。
土地神发话了,別说女子,就是一条狗,它也要到私塾去坐著。
所以.—
“哼,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宋文冷哼一声:“这私垫乃是土地神授意开办,意在教化小黄村村之民开智明理,你们不让自己的女儿去,是不把自家女儿当我小黄村之民,还是不把土地神放在眼里,置若罔闻?”
“这—”
“不敢不敢!”
几名佃户听此,立马跪倒下来。
“哼!”
宋文冷哼一声,伴装大怒之象:“我丑话说在前头,私塾开办之后,无论男女都要去上,且庙祭之时女子也要去祭拜土地神,敬奉香火,要是你们谁从中作梗,阻拦不让,恶了神明,坏了村规,那別怪我將他扫地出门,今后不许再踏入我小黄村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