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仿品,与真品有一定差距,那也非同小可啊!”
“此神—....”"
青年眼神变幻,隨即归於平静,再看那名庙祝:“我等乃是过往行商,初到此地,还未敬神,
不知能否请道长为我等讲解一二?”
“这是自然!”
那庙祝听此,也不推脱,举手一邀:“三位请隨我来。”
说罢,便將三人引入庙中。
来到庙中,香火更甚,烟云裊绕之中,一尊神像高坐檯上,是一位中年神人,头戴乌纱,外披浑黄,內著浅青,不怒自威,更显神圣。
“本庙供奉小黄山神君,宋襄伯玉公!”
庙祝在旁,沉声介绍:“神君生前为东平县教諭,教书育人,大有功德,因而死后封神,初任小黄村土地,后升为小黄山山神,佑护小黄山与周边乡县,领山川,治土地,持正法,分善恶.”
庙祝沉声敘述,没做太多修饰,也没有扯虎皮拉大旗,编造一个显赫身份,只著重其职能。
领山川,治土地!
持正法,分善恶!
只重职能,不重身份,毕竟只是七品小神,若是编造太过有所臂越,那必定会引来他人攻计。
虽无显赫身份,但县官不如现管,为地方之神,有职权在手,哪怕不与那些大神扯上关係,有个什么太子駙马的出身,也不影响万民信仰,香火供奉。
“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持正法,分善恶,庇护善信百姓,诛伐妖魔恶徒,曾在小黄山中扫荡万鬼,將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庙宇一番言语,敘述神明权柄,还有丰功伟绩。
三人在旁倾听,並无任何不妥。
直到庙祝敘罢,青年方才言语,將目光转向左右:“那这庙中的其他神像是"
原来这庙堂之中,除中央主位的山君神像,左右还有不少神像乃至灵位供奉,同享香火,护持诸神。
“这是神君磨下眾神吏!”
庙祝一笑,又做介绍:“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魔下自有佐官属吏。”
说著,便请起手来,比向左右两尊身高体健,气象雄阔的神像。
“这两位是日夜游神,生前为小黄村力士,一人名刘宏,一人名宋强,为护村庄力战眾匪而亡,死后得神君救封,为日夜游神,巡游人间,纠察善恶!”
“这位是黑无常关將军,这位是白无常张將军,二將生前便义结金兰,乃是一双侠土,曾仗剑入山,欲扫除匪患,但不幸中伏,二將皆不愿苟且偷生,双双战死同入阴间,神君感其信义功德,
便將二人揽入魔下,封黑白无常將军,专缉不法之徒,妖魔恶鬼。”
“这位是搬山將军梅三郎,生前乃至孝之人,为盲母復明,不惜行险入山,寻鹿求乳,后不幸坠入山涧而亡,神君感其孝义,封为搬山將军,有搬山填土之能,可庇护百姓,开山造林,填土修路。”
“这位是运水將军王六郎,生前不幸坠入山涧暗河,化为水鬼不得脱身,但却未害人替死,反助溺水百姓,神君感其良善,封其为运水將军,有运水调河之能,可助益百姓,引水开渠,免除洪旱。”
“这位是聂倩聂司制,心灵手巧,匠心独具,可助织造——"
“这是神君座下黄巾力士,护法坛前,降妖伏魔·——”
“这是肥地吏”
“这是六畜吏”
“这是避瘟神——
庙祝一番言语,介绍眾神来歷。
青年听此,又见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