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暗流
元英六年,陈二一五年,英帝暴病,崩於平山。
同年六月,时年五岁的太子即位,改元元平,是为陈平帝。
平帝年幼,难当大任,故母李氏垂帘於后,同李、崔,卢、郑顾命四臣共同理政,四臣之首,太后之兄李驥任上柱国,大將军,独揽权柄。
元平七年,平帝渐壮,不满李氏专权,暗言李驥跋扈,后被李驥得知,大恨。
元平十年,李驥欲平帝,事露,帝怒,同中常侍唐衡等五宦密谋除驥。
同年七月,平帝伴病,引李驥入宫,五宦合力共诛之,收大將军印,夷李氏三族。
自始,平帝亲政,唐衡等五宦尽皆封侯,世人谓之五侯,又號五常侍。
元平十五年,五侯日跋扈,太尉崔博上书诉其十大罪,引平帝不满罢其回乡,五常侍又加煽动,捕杀崔博及其党羽,株连万余人,並成党之事。
元平二十年,平帝渐病,疏於政事,五宦专权,把持朝政,谋害忠良,民间怨愤,谓之五奸。
元平二十二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大飢,易子而食,太子怒上万民疏,诉五奸十大罪。
平帝大怒,贬太子为梁王,令其扬州就藩,永世不得回京。
元平二十五年,朝堂云波诡,天下暗流汹涌。
渭水之上,运河滔滔,百爭流。
天下广大,九州四方,上千万里疆域,陆路通行缓慢,远不如水运便利,因此歷朝歷代,无不修造运河,连通九州四方。
扬州为九州之一,自然也在其中,以渭水为主干修造的运河,支流遍及金陵,金阳,金华三府之地,交通便利,运输发达。
一艘官船,顺风顺水,急速而行。
官船之上,一名青年负手,看著两岸风光,还有河上往来的眾多船只,心中一阵感嘆:“江南之地,果真富庶,难怪当初太祖皇帝要將金陵立为陪都。”
后方,一名俊秀小廝,还有数名护卫侍立,对此都不敢多言。
三年前那场大旱,以北方受灾最重,赤地千里,百无人烟,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就连京畿之地,龙居之所,都有不稳之象。
若非如此,太子殿下也不会悲怒上书,痛诉那五奸十罪。
说是五奸,实指其父,那在位已二十五年的陈主平帝,以至最终被废去太子名位,贬斥出京。
大陈开国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不说积重难返,也是江河日下。
如此又遭大旱,可谓重重一击,落在了大陈的命脉上,虽没有令江山倾倒,但也元气大伤,三年过去都未恢復。
见过北方灾情,再看南方富庶,青年心中自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