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州之地,纵横数十方里,金陵与金阳虽有渭水运河之便,但调运兵马也需要一段时间,现在那潜龙与三方州兵还在渭水之上赶路呢,最快也要月底才能抵达。
潜龙兵锋未至,他们也不好动作,毕竟那位金阳府君还在,作为金阳神道之主,他不做表態,清平观与东莲寺也不好出手。
毕竟那宋襄再怎么说,身上都掛著他金阳府罚恶司功曹通判的官职。
其实事情到这一步,那位金阳府君的態度已经很明了了,各方不动既是给其最后的顏面,也是为全局的稳妥考虑。
所以“大有大做,小有小做!”
“虽然香火不及,但我道佛两家合力,多少都能制约一些,只要他不能立地成就四品之位,那这一著还是十死无生!”
“就是他有非常手段,能够立地成就四品,我两家在阴间牵制於他,让潜龙於阳间犁庭扫穴,毁他庙宇,绝他根基,一样能够釜底抽薪。”
“届时,他一人如何挡我两大教门之力,潜龙大势之威?”
清玄梳理思绪,方才定下心神。
不得不说,对方这手大祭,给了他们不小压力。
但也仅此而已!
祭仪之法,虽然强悍,但终究还是要看根本。
就如三年前,大陈朝廷在北地举行的祭天大仪,固然是诛除旱魅鬼王的关键,但若没有那几位三品大神作为承载,那这祭仪之力也难以发挥。
如今也是同样,这神判祭典办得再好,也难以改变那宋襄只是六品神祗的事实。
品阶局限於此,纵有祭仪加持,也难逆天改命。
起码,金阳这一府之地的祭仪做不到。
所以时光匆匆,终至八月。
梁王簫燁领州兵三万,自金陵渭水顺流而下,直至金阳清河之关。
清河县,黄山关。
清河县尉宋健领府兵一万並宋氏子弟八千,分別驻守清河县与黄山关,並封锁清河河道禁止船只通行,令簫燁大军难以直捣黄龙,攻打金阳。
最终簫燁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黄山关,一路对垒清河口,两军成对峙之態。
同一时间,安平县,神判庙。
八月初一,诞辰到,庆典开。
神判庙前,青阶之上,宋文拄著拐杖,行动却不迟缓,反而有几分健步如飞之感。
在他身后,还有一眾满头霜白,但依旧精神翼鑠的老人,初略望去有上千之多,正是近些年来名动金阳的“千叟人瑞!”
千余老叟,尽皆百岁,依旧精神抖擞,同他一起来到庙中,率先进奉香火。
秉持香火,来到殿中,望著那尊熟悉非常,但又有几分陌生的神判像,宋文不由忆起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