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詹姆斯肯定伊莱天赋,但指出需“学习如何成为职业球员”》

《勒布朗建议徐凌:再多打100场理解联盟》

《来自前辈的教诲,lbj认为伊莱仍需成长过程》

诸如此类的新闻遍布网络。

而且,詹姆斯那些话里本来就有厚重的说教感,很难说他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当灰熊队准备乘坐专机飞往克利夫兰的时候,这些消息正在篮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酵。

徐凌戴着耳机,没有和任何人说话。

队友也没有自讨没趣地去问这件事。

飞机降落了到克利夫兰。

外面聚集了大批媒体,很多人想知道徐凌对于国王陛下的敦敦教诲有何感想。

徐凌走到他们面前,扯下了耳机,他看了看面前的记者,太多了,就好像他们刚刚赢下了一场焦点大战。

此时此刻,徐凌的心情并不平静,他没有给记者提问的机会,而是自己主动开口,并且给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我听到了很多建议和分析,关于我还需要学习什么,需要打多少场比赛,需要达到什么层次。”

“但我来nba,不是为了达到某个人的标准,也不是为了理解某个人的哲学。”

“我是来赢球的。赢下今晚的比赛,赢下明天的比赛,赢下所有我能赢下的比赛。”

“我现在不打算回答任何问题,不要提问,你不会得到答案。”

拜托,伊莱,你已经给出答案了。

而这还不是全部。

徐凌眼神如炬地看着面前的记者:“等我在球场上,面对面地击败了那个给我定标准的人之后,我们再慢慢聊。”

说完,徐凌主动向前走,记者们不由自主地为他让出道路。

不管事出何因,不管谁对谁错,不管这两人的个性如何,在nba,在这个世界上,自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他们渐行渐远。

命运的吊诡之处恰在于此,它从不理会个体意志的悲鸣或豪言。

霍华德被先天命运所诅咒的下肢,阿里扎被大都市轻蔑抛却的过往,米利西奇与拉德马诺维奇近乎认命的职业倦怠.以及徐凌自己,那被媒体与赞助商合力推搡至风暴眼的反派形象。

这一切,与勒布朗·詹姆斯那被天选之子光环所层层包裹、不容丝毫失格的完美偶像人设,自他们踏入这个联盟的那一刻起,就已被注定了狭路相逢的结局。

nba乃至整个现代体育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场盛大的叙事饥渴。它永不满足,它需要英雄,更需要恶魔;需要惺惺相惜,更需要不共戴天。

徐凌大步走出克利夫兰机场的通道,将身后的喧嚣一并甩开。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