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着,一前一后走进教室,许青舟走上讲台,孙思敏则是去上学期就选许青舟课的马尔斯几个人那边。
“我先说说上节课留的题目:对于任意(\sigma >\frac{1}{2}),证明(n(\sigma, t)\ll t^{c(1-\sigm”
许青舟没浪费时间,直接进入正题。
整堂课没什么意外,顺顺利利结束,回答完学生问题,一堂课算是正式结束。
他收拾东西,一个青年递上来手稿,“mr.许,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贝克斯·卡森,博三。”
“你好,卡森先生。”
“我有个黎曼猜想上的问题,抱歉来打扰您,但在整个麻省理工,应该没有比您更懂黎曼猜想了。”
许青舟望着手稿上的公式,略微有些诧异,说道:“你在做经典哈密顿量的量子化?”
“是的,我试着用物理的方式去研究黎曼猜想,希望能建立一个黎曼体系,用物理建立的数学体系。”
青年无奈地说道:“但事实证明我的物理并不比数学好。”
“其实我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许青舟饶有兴趣地望着论文。
这个人使用的方式和他的还真有点像,就是.进度上一言难尽,如果说许青舟到了99层,那眼前这个人才到20层的样子。
“您也在研究,那结果是?”贝克斯·卡森期待望着许青舟。
“我只能说,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体系,那么它一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奇迹。”
许青舟耸耸肩,也不再浪费时间,指出贝克斯·卡森手稿里的问题:
“这里,可以尝试引入正则化项(如( h = xp +\lambda x^2 ))以改善算符性质。不过,你可能得注意,不能破坏尺度不变性。”
说着,他把一排排公式写在黑板上。
阶梯教室里,原本好些准备离开的人停住脚步,他们刚才似乎听到许青舟说到“黎曼猜想”。
这可是目前数学界最关注的消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