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卡森觉得这个目标有点悬,他们此前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积累,因此需要不断尝试,这都需要时间,而且现在都还在沉积阶段,谁也不知道退火处理后样品如何。

比如万一这组样品退火中被证明行不通,还得重新调整,甚至选择前驱体。

“当然,这仅仅是最保守的数据。”许青舟很有信心,望着屏幕上的数据,同时说:“我给你发了份邮件,里边是我们新的实验计划。”

“哦,好。”

卡森坐下,查看许青舟给自己的邮件。

半响过去,许青舟已经把样品情况了解清楚,在成分结构上,成分偏差降低到0.9%,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sno杂质和晶粒均匀性。

“量子力学计算方式?”

卡森看完邮件,咽了咽口水,在佩服许青舟可怕的数学实力的同时,又有些怀疑,做实验前,他当然也已经把资料烂熟于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

看起来有点玄乎,因为许青舟在资料里边标记了,如果成功,tc可以从18 k→到25 k(液氢温区),jc(12 t)能从1x10到 3x10 a/cm。

这个什么概念呢,其他团队还在做老年机,他们就已经拿出智能机的图纸了。

许青舟言简意赅:“这涉及拓扑态设计与超快动力学控制,简单来说,石墨烯的狄拉克锥和nbsn的库珀对形成协同效应,增强电子-声子耦合强度,从而提升超导临界温度。”

狄拉克锥,指石墨烯的线性色散关系使其表面电子具有超高迁移率和独特的量子隧穿特性。

库珀对则是通过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他曾经在设计量子点与光子晶体腔的界面时意外发现,这两个东西通过合适的方式凑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好了,别浪费时间,实践才是检验一个模型有没有用的途径,卡森,你先把样品拿去做退火处理。”

退火炉可以同时放10片样品,操作起来比ald沉积方便,3小时左右就能搞定。

“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