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一旦许青舟的实验成功,那将是一笔巨额收入,即便对于mit而言同样如此。

“威尔森,这不是你的错,曾经的投资证明,你作出的决定都是对的。恕我直言,mit并不缺能做出工业级超导薄膜的团队”

欧迪·布什笑起来,以轻松的语气说道:“其实,理事会某些短视的家伙并不看好这次投资,称这是在浪费金钱,不如拿去给物理系添加一台的stmald扫描隧道显微镜.许教授拒绝了我们的好意,他们也不用整天在我面前唠叨了。”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窗外,“可能正如奥里斯那家伙说的,我们应该把经费拿出来,巩固现有的研究成果,就比如詹姆士团队他们的实验。”

“也许吧。”

威尔森耸耸肩,暗中感叹天才的性格果然刁钻古怪,毕竟,不管怎么看,接受投资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型实验的成功与否,领导者的本事外,经费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没错,许青舟一一婉拒所有投资合作的意愿。

一旦接受外来资金,就会受到投资方的掣肘,这是他一直在避免的事情。

宋瑶这边,已经搞定订单簿分析和事件驱动策略,在做微观层面的反应模型的最后收尾,按照她的打算,4月份之前能搞定这篇做空论文。

届时跟着莫顿教授做完项目收尾,两年的留学生涯就结束了。

除了许青舟手头的yo纳米掺杂方案外,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卡森他们那边进展十分顺利,初步估计,一周之内,能把梯度过渡层搞定。

于是,他也重新把精力放到yo梯度掺杂上,这是目前最紧要的事,必须要过年前解决。

做出不错的样品过后,能交给卡森他们迭代,进行性能优化,他安心回家。否则,进度至少得耽搁十几天。

1月下旬,25号,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